世界不思議

西伯利亞漁民:用天然冰窖冷藏漁獲,送到市裡一趟賺3萬

不用通電卻能保持恆溫-12℃、最大容量上萬噸且使用近百年從未故障過,這樣的冰箱是不是很神奇?

這個最環保的冰箱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中南部,蘇聯成立前曾在喀拉海勘測到二十多座海上油田,亞馬爾半島就有4座,而且都是開採難度低、陸海運輸又相對方便的低成本大型油田,為方便運輸必須要修建可停泊大型油輪的新式深水港,於是就有了諾維港。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諾維港的建成不僅僅是民用原油港,更多的是蘇聯通過喀拉海進一步控制巴倫支海海域,因而又設置了哨點、補給站以及生活區,逐漸有了小鎮的規模,巔峰期人口約5000人,大部分都是油田工人和家屬。由於地處北極圈邊緣,諾維港海域每年都有4-5個月的冰凍期,雖說油田冬季照常作業,但相應的補給與供應也困難了不少,直至一批漁民的到來才得以解決。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西伯利亞漁民素有“挖冰埋魚”的傳統,他們會提前在海邊設立一個坐標屋,捕到的魚運回整理後就地出售,賣不完的就直接埋在坐標屋地下。隨著諾維港的建成,越來越多漁民選擇把漁船泊在這個天然的避風港內,至此衍生出了最靠近北極的一家魚類加工廠。

每年冬季解凍前,漁民們就開始挖冰塊存到坐標屋下的冰窖裡,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座三四十平米的魚窖,存個千八百斤魚安然過冬十分方便。但魚類加工廠卻表示遠遠不夠,因為當地漁獲相當豐富,年加工量輕鬆就上萬噸,僅靠這些零散的小魚窖明顯不夠。因此,修建一座巨大又節省燃料和電力的冷藏庫,成了迫在眉睫必須要解決的難題。

在一個漁民的建議下,蘇聯政府決定把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囚犯派往諾維港,嘗試在永凍土下挖一個大型的雙層地窖,上層儲藏油田工人所需的糧食蔬菜,下層則無償交給漁民使用。經過兩年時間的挖掘,一座全長1.6公里,由200多道小型側洞組成的“天然冰箱”就這麼誕生了,總建築面積超過7000平米,最大庫容可達1.2萬噸。

按照蘇聯工程師的設計估算,天然冰箱底層的夏季溫度能保持在-12℃,可用作儲藏魚和肉類,上層溫度處在-2℃至1℃之間,可保證新鮮的蔬果以及糧食等不會短期內腐爛變質,入冬就冰窖就沒有使用的意義,北極低溫足以使周邊區域成為露天冰箱。

通過俄羅斯朋友的介紹,我去薩列哈爾德市拍攝時順道去找了諾維港老漁民阿奇列夫,土生土長的阿奇列夫如今是諾維港鼎鼎大名的“野生嚮導(無證卻十分受人尊重)”,曾創下在北極圈內單人生活200天的世界紀錄。見面的第一時間我就問了一個問題:您是因紐特人嗎?

阿奇列夫一邊否定一邊笑著說:因紐特人不喜歡這裡,因為外族人太多,但本地的馴鹿卻基本都是因紐特人放養的,在40多年前,一些漁民冬季無所事事就去捕獵馴鹿,吃不完的就乾脆養起來,久而久之當地漁民也開始了飼養馴鹿。這些馴鹿是西伯利亞漁民過冬必不可缺的交通工具,因為雪橇犬無法承受長距離的拖拽漁獲,馴鹿相對雪橇犬的服從以及體力等方面都更勝一籌。

諾維港從真正意義上來說並不是漁港,在美蘇冷戰前,絕大部分西伯利亞漁民都會把漁獲送到北歐幾個國家出售,直到北約成立海域封鎖後,漁民們只能通過陸海各個海關才能把魚賣到歐美諸國。阿奇列夫整個家族都是漁民,百十來號人擁有13艘漁船,夏季全員出動捕魚,冬季則蟄伏在家抵禦寒冬,日子倒也過的滋潤自如。

每年11月封港前(初冬),漁民們會盡全力把漁船裝滿才入港,把所有魚分類袋裝後分別出售,價格更高的魚坐等收購商上門就行,但普通的魚就只能靠自己送去鄰近的幾個內陸城市,實在賣不完的放到地下魚窖裡,反正不用電也不收管理費,人人都能進去。

由於路途遙遠,漁民們只能組成十幾支小隊分頭出發,由當地最有名望的族長負責分配隊伍與目標城市,而野外生存經驗十分豐富的阿奇列夫,自然被分到最遠也是路途最難走的薩列哈爾德,但相應的收購價也高了一截。與阿奇列夫同行的還有他的弟弟和兩個妹夫,幾個女眷帶著孩子一直送到小鎮郊外,遠遠的看著親人消失不見才轉頭回家。

阿奇列夫的妹夫在路上告訴我,他曾經在俄羅斯北極作戰旅服役7年,早期在摩爾曼斯克駐紮,後來轉到地方工作,成家後花銷變大就跟著阿奇列夫捕魚賺外快。這個時候我才知道諾維港周邊幾個城鎮,一年只有7個月工作時間,剩下的5個月可以自由活動。在他眼裡雖然很辛苦,但錢來的還是相對容易,這樣跑一趟能賺3萬盧布,相當於本地工作的一個月薪水。

薩列哈爾德隸屬俄聯邦秋明州,是一座因額比河木材運輸而建的小城市,常住人口不過3萬左右,但來往的商人卻有不少。蘇聯解體後當地逐步轉型成為工業城市,如今已是西伯利亞北部最大的工業中心,建有魚罐頭加工廠、木材加工以及零配件基地等等。阿奇列夫一行人抵達市區就直奔魚市開始擺攤,趕在入冬的最後一次集市結束前把運來的漁獲全部出手,否則就只能低價賣給魚罐頭加工廠。\

跟雅庫茨克魚市比起來,薩列哈爾德魚市不算大,但勝在品種豐富、價格更低,住在城鎮周邊的數萬民眾也都知道這裡最便宜,最受歡迎的是北極鱈魚(脂肪含量超過50%,過冬必備食物),一公斤也就賣80盧布,相當於一斤4元人民幣,最常見的是北極狗魚,普通重量都在10公斤左右,去頭去尾後標價在350盧布左右(整條)。

在簡易棚拼湊起來的魚市裡轉了一大圈,發現幾乎都是女性在擺攤,問過阿奇列夫被告知:這裡的女人很少有正式工作,因為西伯利亞大部分工作崗位都需要體力和耐力,女性相對更弱,只能從事這些臨時或季節性的工作。
當然,看似擺攤這種工作不需要什麼體力,但抗凍能力也絕非普通人所及,當天最低氣溫就達到了零下29℃,看看市場裡所有的魚品都得放在木架上出售,因為魚一旦沾地就再也拿不起來了,可想而知有多。

2e371fc64a004e89bfb5bee049191d33?from=pc.jpg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