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蝙蝠改變棲地,研究:氣候變化也與疫情有關


新冠病毒 (COVID-19) 已經導致全球超過 200 萬人死亡,上億人被傳染,是百年來最嚴重的流行病。雖然現在全球科學家對病毒起源尚無共識,但推測病毒應該是起源於東南亞的蝙蝠,而一項新研究發現,氣候變化在新冠病毒向人類傳播中也發揮關鍵作用。

據 CarbonBrief 報導,超過 60% 的人類新興傳染病是動物傳染病,而在所有哺乳動物中,蝙蝠攜帶最高比例的人畜共患病毒。世界上的蝙蝠種群大約攜帶 3,000 種不同類型的冠狀病毒,每個物種平均就擁有 2.7 種不同的冠狀病毒。

劍橋大學研究人員使用過去 100 年的溫度和降雨數據,根據蝙蝠棲息地的需求對數十種蝙蝠物種的種群進行建模。研究發現,雲南、緬甸和寮國鄰近地區的蝙蝠物種多樣性的增長幅度最大,已有 40 種物種遷至中國南部、寮國和緬甸,帶來大約 100 種其他類型的冠狀病毒。此外,中部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幾個地區也有顯著增長。

研究人員認為,改變植被類型是造成蝙蝠棲地變化的關鍵因素,而植被變化是由大氣中二氧化碳水平升高、溫度升高、降雨模式改變和雲量減少所導致。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遺傳分析顯示,SARS-CoV-2 與 SARS-CoV-1 都是首次出現的病毒,皆被認為起源於雲南的蝙蝠,然後攜帶這些病毒的麝香貓和穿山甲被帶到廣東和武漢的野生動物市場,繼而感染人類。

當然這項研究不是沒有缺陷,其他科學家批評表示,包括百年前緬甸與寮國的氣候因子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雲量數據等等。研究使用的蝙蝠的物種分布是引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數據,但該地圖數據也不夠充分,許多物種尚未得到充分評估。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研究人員則說,他們不會說若沒有氣候變化,就不會發生這場流行病,但他們很難不相信,由氣候驅動的蝙蝠和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的增加,是導致流行病的因素之一。他們可以確定的是,雖然尚不能確定 SARS-CoV-2 從動物到人類的確切傳播鏈,但亞洲不斷變化的氣候和棲息地破壞已使攜帶病毒的物種與人類種群更加緊密接觸。

研究也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措施,包括限制城市擴張和農業種植,將有助於控制另一種野生動物流行病的風險。研究還呼籲作出更大努力來緩解氣候變化,以避免人類居住地附近出現更多野生物種。這項研究已發表在《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期刊。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