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有同情心以及同理心可能是天生的心裡情緒,那麼動物是否也會有這種如同人類的情感呢?最新的研究發現老鼠不僅有同理心,牠們甚至可以感覺到彼此的疼痛。這項研究表示,老鼠可以察覺到受傷或恐懼同伴的情緒,當某些老鼠受傷時,與牠們並肩生活的其他老鼠所展現的行為徬彿也跟受到傷害的老鼠一樣活在痛苦當中,因此研究結果認為,疼痛的感覺不僅可以傳遞,而且也具有傳染性。
斯坦福大學的神經科學家莫妮克·史密斯(Monique Smith)說:「在過去的十年當中,研究人員做了很多工作來證明動物可以互相吸收並分享彼此的情緒,特別是恐懼的狀態。」她和同事在1月8日的《科學》雜誌上發表了有關疼痛和緩解的新發現。史密斯說:「研究動物同情心的運作機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理解人類的同情心,且有天或許可以用來治療那些患有對他人感受和經歷有著特別敏感能力疾病的人類。」
實驗內容是這樣的:科學家在成對的老鼠當中,隨機選擇一隻老鼠來接受注射,他們在這隻老鼠的後爪中注射了類似關節炎的症狀,之後讓被注射的老鼠與另一隻健康的老鼠相處在同一個空間當中,緊接著老鼠們在一起閒逛一個小時之後,原本健康老鼠的狀態比被注射過的老鼠狀態還要更差。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傑弗裡·莫吉爾說:「被注射過的老鼠表現出來的行為就像後腳都處在疼痛當中一樣,而他們未受傷的同伴的兩隻後爪紛紛都表現出更高的敏感性。」
莫吉爾震驚地說:「那些老鼠的行為就好像牠們的疼痛程度都感覺一致似的。」接著在另一組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兩隻老鼠都接受了一樣的注射,但他們讓其中一隻老鼠得到了一劑量的舒緩嗎啡,而在這些小鼠混合相處了幾個小時之後,未被注射嗎啡的老鼠展現出來的行為似乎是自己也得到緩解藥物一樣。斯坦福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羅伯特·馬倫卡(Robert Malenka)表示:「實際上我們只是通過讓老鼠與另一隻緩解疼痛的老鼠相處在一個空間裡,就減輕了牠的痛苦。」
為了瞭解這些老鼠是如何感受彼此,馬倫卡和他的神經科學家同事淺田直行(Naoyuki Asada)觀察了這些老鼠在一起活動之後,牠們的哪些大腦區域會特別活躍,結果他們的確看到老鼠大腦的神經細胞或神經元在前扣帶回皮層中有明顯地活動跡象,前扣帶回皮層是人類移情的重要區域,也是負責記憶和認知的部分大腦區域。研究小組發現神經元將這個區域連接到大腦的其他部分,包括伏隔核,而伏隔核這個區域主要是處理動力和社交行為。
馬倫卡說:「當科學家破壞特定的神經聯繫時,動物不再能夠表現出同理心,無論是來感受彼此疼痛或減緩疼痛。」研究人員還在老鼠腦中看到其他老鼠受到電擊的彼此之間的恐懼感作用,牠們發現恐懼轉移依賴於大腦皮層與杏仁核部分之間的聯繫,杏仁核是對恐懼作出反應的區域,這表示大腦不同的運作機制分別連結了不同類型的同情。
最後莫吉爾表示:「在疼痛和緩解疼痛的實驗中,老鼠們花了一段時間相處在一起,牠們互相嗅探,因此氣味可能可以包含在動物感覺的線索裡頭,但是在恐懼測試中,視覺則是傳達了動物的情感。」他認為研究顯示出了同理心的真實運作機制,因此如果科學家能夠研究促進同情過程的神經化學物質,也許就能夠設計藥物來治療導致同情心失調的心理疾病或社會人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