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膠的無所不在出現愈來愈多科學佐證。一項新研究發現,人類胎盤中也有微塑膠料,可能是透過飲食和吸入進入女性體內,然後轉移到胎盤,科學家擔心,這些微塑膠可能會破壞嬰兒的免疫機制。
這項研究針對 6 個來自懷孕和分娩的健康婦女的胎盤,在受試者分娩過程中,為了不要受到塑膠干擾,產科醫生和助產士將塑膠手套換成純棉手套,並且不使用任何塑膠設備或用品來避免交叉汙染。
研究人員在 4 個胎盤發現總共 12 個微塑膠碎片,其中 3 件認為是聚丙烯,是通常用於食品容器和包裝的塑膠,雖然其他塑膠碎片很難辨認,但科學家可以確定的是這些塑膠碎片是人造塗料、油漆、黏合劑、建築材料灰泥、顏料、聚合物和化妝品及個人護理產品的塑膠碎片。
大多數碎片顆粒的大小為 10 微米,代表它們夠小,可進入血液。人體微塑膠對健康的影響仍然未知,但是研究人員表示,由於胎盤在胎兒發育扮演關鍵作用,所以他們認為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問題。」
關於胎盤有微塑膠是否會透過胎盤進入嬰兒體內,研究人員表示,現階段無法提供科學的證據支持,因為這項研究是世界有關此主題的第一項研究,但他們相信新生兒器官一定找得到微塑膠的蹤跡。
儘管這些受試嬰兒在出生時都很健康,但研究人員擔心,胎盤的微塑膠具改變多種細胞調節途徑,例如免疫機制的潛力。微塑膠一旦進入人體,便會藉由誘導或增強免疫反應,積累並發揮局部毒性作用,因此可能會降低對病原體的防禦機制。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吸入奈米塑膠的懷孕老鼠,在胎盤及胎兒肝、肺、心臟、腎臟和大腦都有微塑膠。其他科學家評論這篇研究發現時認為,換作人體研究的話,跟老鼠研究一樣也會在各部位發現微塑膠。
研究人員表示,接下來會透過抽取臍帶血來確定新生兒體內是否有微塑膠,再來是了解母乳是否也有微塑膠。
現在全球每年生產超過 3 億噸塑膠,只有 9% 塑膠廢料回收利用,大多數都進入垃圾掩埋場和下水道,汙染環境。這篇研究是首次在人類胎盤發現微塑膠,這發現證實微塑性物質對環境的汙染更廣泛。研究發表在《國際環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