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壽命也在不斷的增加,曾經有專門的統計組織做出過計算,在原始社會,人類的平均壽命為15歲,而在公元前也只有20歲,到了1700年,發展成為30歲,在1800年,受到戰亂的影響,人類的平均壽命依然只有37歲,由此可見,中國古代認為超過40歲已經算長壽,而50歲就能稱得上知命之年了。
隨著20世紀初抗生素的發明和醫療水平的突飛猛進,人類的壽命也開始出現飛躍,從40提高到61歲,在1985年間,世界的平均壽命到達了62歲,而在2015-2020年為69.3歲,專家預計,在未來五年之內,人類的平均壽命將會超過70歲,其中我國在2019年,也跨過了平均線,平均壽命到達了77歲。而目前平均壽命最長的要屬於日本了,他們在2017年統計的數據為83.7年。
那麼人的極限壽命究竟有多長呢?影響一人壽命的有多重因素、包括基因遺傳、後天的培養、社會制度、經濟狀況以及醫療衛生條件,因此要準確的確定一個壽命上限是不具備科學條件的,但是我們也可以排除種種干擾因素,得到一個門閥值。
俄羅斯莫斯科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穆爾斯基和莫斯科大學數學系專家庫茲明在分析比對人體基因庫的數據時發現,人的生命周期時間實際上是15.15的倍數,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對象的生老病死。比如人的第一個生命周期是誕生時期,正常妊娠天數為266天。
而到了第二個周期是266的15.15倍,也就是11歲左右,人在這一段年紀前體質最弱,而再用11乘以15.15為167歲,因此167歲也就是科學家得出的數值,這也就是人類的極限壽命,穆爾斯基等人認為,即便將來醫學條件發展到十分先進的程度,在167歲以後,不做任何對身體改造的話,那麼他還是會壽終正寢。
至今為止,還沒有人超過167歲,迪士尼承認的世界最長壽記錄保持著,是日本的大川美佐緒,出生於1898年的她,如今已經是122歲的高齡,但是距離167這個數字同樣還有很大的距離。
除去俄國科學家提出「周期倍數」計算年齡之外,各國的學者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其中法國生物學家巴豐指出,哺乳動物的壽命約為生長期的5~7倍,這就是通稱的巴豐壽命係數。人的生長期為20年左右,因此壽命的極限應該為100-140年左右。
而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遺傳學研究中心對人體細胞進行試驗後發現,人體最為基本的成纖維細胞在分裂50次之後便會停止分裂,因此「50次」也被視為是細胞工作的期限,細胞的每次分類周期為2.4年,而有些細胞死亡的速度,是要高於分類速度的,因此這個數字乘以5,得出人的平均壽命應該在120歲左右。
不管怎麼說,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己能活的久一些,那麼平日的鍛鍊和飲食是肯定要注意的,也希望科技能夠更好的造福於人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