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城牆都建成「鋸齒狀」?(示意圖/達志影像)
古代城牆是保護城鎮的防線,如今成為重要歷史古蹟。而古代戰爭時,防守方為了加強保護,城外會設有護城河,甚至往城裡建起二重或三重甕城,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避免敵軍爬上城牆、攻破大門,但大家有發現到,城牆為何都建成「鋸齒狀」嗎?而這項設計並非為了美觀,而是有作戰因素的。
古代城牆主要由牆體、城樓、角樓、城門和甕城等部分構成,而城牆或城池旁突出的建築,上部稱為「敵台、墩台」,而下部則稱「馬面」,會隨城牆位置的不同,而設計出不同的馬面,由於它底下突出的牆體長如馬臉,因此得名,因此若從側面看城牆,會發現整片城牆宛如呈現鋸齒狀。
馬面與敵台位置(示意圖/達志影像)
由於投石機早在春秋戰國就已出現,大型冷兵器的威力驚人,若城牆不夠堅固,很容易就被擊破,而馬面則有增強牆體厚度的作用,二則是增加城牆面積,由於馬面突出,相當於讓誠牆出現三個面,若敵軍爬城牆攻入時,可有效分散敵軍士兵人數,成功拉長戰線。
第三就是為了消除城牆防守死角,古代作戰時,士兵並非一擁而上,而是採用軍事上的「交叉火力」戰術,由於防守軍在城牆上難免有防守死角,因此多為左側兵往右側射擊,而右側則反之。馬面突出的牆體,可增加作戰時兩面視線,士兵作戰時不僅能直線射擊,還可方便顧及左右兩側。
早在4千多年前,位於西省榆林市的石峁古城,是目前大陸新石器時期發現最多且最早期的馬面,分布規律、建造技術純熟,而其馬面一共有七座,分布於城東門南北兩側的城牆上,北側則有三座,此遺址對於古代城防馬面的發源與演變,具有重要歷史價值。
文章來源:騰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