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已經能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但是人類對於深海的認知,還不如人類對太空的了解。我們知道,地球表面有70%的地方都有海水覆蓋,海洋的平均深度能夠達到三四千米,最深處可超過萬米。人類的潛水極限也只有一百多米而已。
為了探索更深的海域,加上軍事上的用途,人類發明了潛艇。但是,一般的軍用潛艇,下潛深度都在三四百米,超過500米的就是相當先進的潛艇了。目前人類最強的軍用核潛艇,能達到800米左右的潛水深度,這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對於浩瀚的大海來說,這還遠遠不夠。
那麼,有人就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海洋里生活著很多生物,即便在深海里也有很多生命存在。我們所知道的鯨魚,往往能夠輕易地潛入深海,比如抹香鯨。雖然是一種哺乳動物,但抹香鯨可以在1000米左右的深海停留2個小時,還能在這裡捕獲巨型烏賊當作食物。單單這一點,就秒殺人類製造的所有軍用潛艇。難道是鯨魚有什麼特異功能嗎。
鯨魚也是血肉之軀,為何能夠做到這樣的事情呢?
實際上,鯨魚也是一種從陸地返回海洋生存的物種,在漫長的進化中,鯨魚已經使用了深海的生活環境,鯨魚的肌肉非常柔韌,骨頭卻非常薄,可以進行收縮。一旦進入深海,鯨魚表皮上的一層薄膜會保護鯨魚身上的細胞,維持壓力平衡不被壓壞。
另外,鯨魚在潛入深海前,就將自己的身體內裝滿了水,因為體內空氣非常少,所以鯨魚本身的收到的壓強也會減少。而潛艇就不同了,軍用潛艇一般排水量在5000噸甚至更高,內部都是空心的,用來容納士兵和武器裝備,潛艇內部的空間越大,下潛收到的壓強就會越高。就算是高強度金屬做成的外殼,都難以抵擋如此強大的壓強,所以會被壓扁。
隨著人們對深海了解的增加,人類製造的無人潛航器已經可以潛入更深的大海。無人潛航器使用昂貴的合金製造,內部空間非常小,因而受到的壓強就會小。目前,人類已經能夠在5000米甚至更深的深海中進行科學探索。在1957年,蘇聯的考察船就在馬里亞納海溝里創造了人類深海探測的記錄11929米。
大自然是無比奇妙的,鯨魚用了成千上萬年時間才進化出在深海長時間活動的能力,而人類從發明潛艇之後,實現深海探測不過一兩百年時間,可見人類的智慧的確是這個星球上獨一無二的財富。對於大自然,人類始終需要敬畏,並且勇於徵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