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暖化的情況仍在持續,除了影響海平面上升、氣候變遷,科學家現在發現,暖化還可能造成颱風(熱帶氣旋)減慢速度,導致更多災情產生。
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新研究中,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團隊基於 1950 年以來收集的氣象數據,透過電腦建立模型得出預測結果:隨著全球暖化,颱風的速度正在放緩。
雖然放慢速度乍聽之下像是一件好事,但這裡指的是颱風「移動」的速度而非風速,因此造成的風雨並不會更輕,相反的,更可能因為時間拉長導致災情加重。
颱風行走的速度與風速並無太大關係,但確實可能造成更慘重的災情,像是 2019 年肆虐巴哈馬的颶風多利安(Dorian),在風速達到 295 km/h 的情況下,移動速度僅有 1.6 公里。
如果有更多熱帶氣旋採取多利安模式,對全球的影響可能會更為嚴重,但很遺憾是從普林斯頓大學建立的模型來看,這種情況確實會發生。
在這項研究中,氣候學家 Gan Zhang 和團隊在 15 組不同初始條件運行了 6 種模式,最終得出 90 種不同的未來可能情景;在所有模擬情境中,模型都被告知要在 21 世紀末前增加增加二氧化碳水平,全球暖化至平均溫度上升 4 度。
從模擬來看,這將導致西風帶(westerlies)朝南北極推進,使得亞洲、北美等人口稠密的中緯度地區變得更為平靜,促使颱風前進的動量減少。
儘管還沒有足夠數據來排除隨機變化和部分原因,但 Zhang 表示,這是第一個結合物理解釋和可靠模型證據的研究,指出全球暖化可能導致的潛在問題。
註:颱風、颶風均為熱帶氣旋,只是因為不同地區發生會有不同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