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身為島國,礦產、淡水資源緊缺,其淡水多半來自於山脈的冰雪消融和降雨,不過為何日本在1996年時卻挖了一個數千公尺深的巨坑,並且在坑內儲放了5萬噸「超純水」呢?難道是以備不時之需,而準備的應急水庫嗎?背後究竟有何意圖?
事實上,這5萬噸的超純水並非是一般的純淨水,它是世界上最乾淨的純水,不含一絲雜質;不過即便是超純水,也不能供人體飲用,因為喝了反而會損害人體。
其實這些水是「超級神岡探測器」的組成部分,是日本用來研究質子衰變的儀器,以及被設計來尋找太陽、地球大氣的微中子,並觀測銀河系內超新星爆發。
微中子在宇宙中相當常見,其速度接近光速,但是難以捕捉,它們在穿過地球時會在超純水中發生異常反應,而超級神岡探測器目的就是透過觀測超純水的變化來探測微中子,因此這裡的水必須不斷地進行淨化處理,四周也建置了1萬多個光電倍增器。
2002年,超級神岡探測器證實反應爐中產生的微中子發生了振盪,這項結果在微中子天文學和粒子物理學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更因此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