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確認了目前紀錄以來最明亮的超新星,為發生在距地球約 36 億光年星系中的 SN2016aps 超新星爆發事件,其輻射是一般超新星爆炸能量的 5 倍。
2016 年時,泛星計畫(Pan-STARRS)首度從 36 億光年外的星系中發現 SN2016aps 超新星爆發事件,自那之後,英國伯明翰大學重力波天文學研究所教授 Matt Nicholl 團隊繼續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各地面望遠鏡追蹤該事件,發現 SN2016aps 超新星事件的亮度在之後 2 年才從峰值下降至 1%。
該結果讓科學家確定,SN2016aps 的亮光可能源自超新星與周圍氣體殼層的相互作用。大質量恆星在爆炸之前會先經歷劇烈脈動數年、彈出大量氣體形成太空氣體殼層,假如時機掌握得好、趕在殼層未消散前爆炸,便會在碰撞中釋放大量能量。
研究人員對 SN2016aps 超新星進行了 2 種測量:爆炸總能量以及輻射量(或者說可見光下的爆炸能量),一般超新星發出的輻射(光)通常占不到總能量 1%,然而分析數據顯示,SN2016aps 的輻射是一般超新星爆炸能量的 5 倍。
計算結果也表明,超新星總質量(加上爆炸前所噴射的物質)可能超過太陽質量 50~100 倍,但一般超新星質量通常介於 8~15 個太陽質量之間,因此團隊認為,這場超新星爆發之前實際上是 2 顆較小的恆星先合併。
找到這個與眾不同的超新星讓我們再次認知,宇宙什麼樣的爆炸都有,研究團隊估計約千分之一的恆星會以這種方式終結自身,未來即將發射的 NASA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能看到距離甚遠的類似事件,也許科學家將能回顧宇宙第一批恆星的死亡。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