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藥物可使心臟病患者住院或早逝的風險降低一半。示意圖。(路透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同類型中規模最大的最新研究顯示,減重藥物可使心臟病患者住院或早逝的風險降低一半。
研究發現,被稱為GLP-1受體激動劑(GLP-1 agonists)的藥物可以為心臟病患者帶來「顯著效益」,大幅降低其因任何原因而嚴重病倒,或過早死亡的風險。
這項發表於馬德里舉行的全球最大心臟醫學會議上的研究成果顯示,這些藥物未來可能被廣泛使用於數以百萬計的心臟病患者,幫助他們避免住院並延長壽命。
減重藥物透過模擬「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荷爾蒙的作用,使人產生飽足感,最初是為治療糖尿病而研發。近年來,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它們在肥胖症以外的多種疾病中,都可能發揮救命效果。
如今,在歐洲心臟學會(ESC)年會上發表的最新研究結果指出,這些藥物可以將心臟病患者的住院或早逝風險降低最高達58%。
這項研究由總部位於波士頓的美國非營利性醫師與醫院網絡「Mass General Brigham」主導,其研究人員分析超過9萬名同時患有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心臟衰竭患者的真實世界數據。所有患者均屬於最常見的「射血分數保留型心衰竭」(HFpEF)類型。
研究結果顯示,服用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的患者,相較於安慰劑對照組,住院或早逝的風險降低42%;而替爾泊肽(Tirzepatide)則將心衰竭住院或任何原因死亡的風險降低58%。
全球超過6000萬人患有心臟衰竭。過去研究曾顯示,減重藥物可能改善心衰竭症狀,但它們對住院與死亡等重大臨床結果的影響,直到此次大型人群研究才首次得到驗證。
前述成果除了在馬德里會議發表之外,也同步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