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傳說中由多隻老鼠合體構成的「鼠王」,可能真的存在?


「鼠王」是指好幾隻老鼠尾巴互相交纏、無法分開的現象,但鼠王真的存在嗎?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至少從16世紀起,所謂的「鼠王」(rat king)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異聞。
傳說中的鼠王,通常被形容成一群尾巴纏繞打結的鼠類,不同版本的傳聞在細節上可能有出入。在某些故事裡,鼠王之中有一個首領,其他老鼠都要聽命於牠,可能擁有某種操縱心靈的神祕能力;其他故事中的鼠王則是全體一起行事,就像某種拼湊合體而成的怪物。
不管是哪個版本,各種大眾文化中都曾出現鼠王的概念(可以指纏在一起的所有老鼠,也可以指帶頭的那一隻老鼠)。

不過,鼠王傳說是真的嗎?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有些專家認為,歷史上「發現」的鼠王可能只是騙局——儘管他們也無法排除鼠王真實存在的可能性。同時,亦有專家確信鼠王真的存在。
愛沙尼亞塔爾土大學自然史博物館(University of Tartu Natural History Museum)館長安德烈.米留汀(Andrei Miljutin)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如此主張:「鼠王並不是傳說,許多國家的博物館都有展示鼠王供人研究,不像神祇和很多類人生物只存在於傳說之中。光是我寫信當下所在的這座建築物裡面,就有兩件鼠王展品。」

不過,自稱在動物當中最喜歡老鼠、而且對鼠王研究有點沈迷的米留汀強調,發現鼠王並不會讓人開心。
「基本上,這些老鼠等於被判了死刑,還得要忍受漫長的痛苦。牠們無法正常地四處尋找食物和飲水,更糟的是,牠們對此無能為力。」米留汀說。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鼠王到底是什麼?

米留汀在2007年發表於《愛沙尼亞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Estonian Academy of Sciences)的一項研究中指出,在2005年之前,有58件鼠王目擊紀錄他判斷是可信的,但其中只有六件被保存在博物館中。有意思的是,這些鼠王有一些共同點。

除了在印尼爪哇島記錄到的一隻鼠王以外,其他鼠王都是同一種老鼠:黑鼠(Rattus rattus,又稱大鼠)。大多數鼠王發現於德國、法國、波蘭、荷蘭和比利時,而且發現的時間似乎經常是嚴寒天氣。

因此,米留汀得出結論,鼠王最有可能出現有黑鼠活動且冬季寒冷的地區。
至於鼠王的尾巴是如何纏在一起的,看起來並不是打結而產生,而是其他黏性物質的產物。
米留汀於2021年在愛沙尼亞南部調查過一個案例,他表示:「由於混合了黏土、家禽的糞便、稻草和羽毛,尾巴糾纏處看起來像顆大球。」

有意思的是,米留汀看到那些老鼠時牠們還活著,因此他成了目前所知極少數親眼見過活生生鼠王的人之一。
當地的新聞頻道甚至為這13隻糾纏在一起的黑鼠拍攝了影片──牠們全都是年輕的黑鼠,雌雄都有。

鼠王是如何產生的?

鮑比。科里根(Bobby Corrigan)是擁有30多年經驗的都市囓齒動物學家,他本人甚至有「紐約鼠王」這樣的別稱;當然,他不只一次聽聞鼠王的傳說。
科里根曾在普渡大學任教16年,現任RmC害蟲防治諮詢公司(RmC Pest Management Consulting)的顧問。他表示:「媒體好幾次問我關於鼠王的問題,我總是回答說,我在這麼久的職業生涯中從未親眼見過鼠王。」

不過在檢視過米留汀的證據後,科里根表示他相信是真的。
「當然,鼠王確實存在,但很罕見,」他說:「或者至少對我們人類來講很罕見,但對這個世界上的長尾鼠類來說,也許並沒有那麼稀奇。」

科里根親眼見過的囓齒動物行為和解剖學特徵,也符合產生鼠王的必要條件。
「老鼠有一種行為,就是會聚集在牆壁和地面洞穴中非常狹小的空間,這叫做群聚取暖(hugger-muggering),」科里根說:「牠們不會冬眠,所以會緊緊靠在一起來交換體溫。」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