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歷史地理教授韓茂莉指出,古代官員退休後大多會選擇告老還鄉,是因為嚮往田園生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人退休後,大多選擇就地養老,繼續待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然而古代許多官員退休後,反而會選擇告老還鄉,離開當官的工作地,回到家鄉度過晚年,大陸歷史地理教授韓茂莉指出,這是因為古人嚮往田園生活,且回到鄉間後,仍能成為當地菁英,繼續在社會上出一份力。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韓茂莉指出,古代是農耕社會,城鄉差距不大,沒有資源過度集中在首都的問題,加上古人嚮往田園生活,因此大多數官員退休後會選擇告老還鄉,離開上班的地方,回到原本的故鄉生活。
這些退休的官員平時除了在山水田園間,度過晚年的閑居生活以外,有一部分人還會培養種田、欣賞山水等興趣,或和子孫晚輩聚集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另外訪問老友、繪畫、寫作、書法等,也都是退休官員經常做的事情。
不過這些退休官員因為曾在朝廷或地方機關工作,對於鄉間的人來說自帶一股權威性,也比起一般人更有閱歷、見識與人脈,加上一生的資歷與背景,鄉村居民們自然會很依賴這些退休官員,更把這群人稱作「鄉村菁英」,如果鄉村發生重大事件,比如有人起了糾紛,或是要舉辦比較大型的喜慶活動,鄉村居民們都會想要請有威望、有資歷的退休官員出席,甚至是主持這些重要場面,以凸顯地方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