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13歲繼承王位,39歲稱皇帝,在位3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位完成大一統的帝王,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君主。他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被譽為“千古一帝”。
但是有關他的一身,卻籠罩著層層迷霧,就連他的生父都成為千古疑案。有人說他是大商人呂不韋的私生子,事實究竟如何?歷來爭論不休,無數的學者參與討論,卻都一籌莫展。之所以如此,主要源於太史公司馬遷在他的史學巨著《史記》中的兩則記載。
司馬遷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說:“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又稱秦莊王,嬴姓,趙氏,本名異人,後改名為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嬴異是秦國的第三十三代國王,莊襄王是他死後的謚號。
嬴異在趙國為質子時,在呂不韋家見到趙姬,一見鍾情,娶以為妻,生下了嬴政。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嬴政出生於趙國邯鄲,史書上多稱之為趙政。
根據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紀》中所言,我們可以得知,秦始皇的父親是秦莊襄王,母親是趙姬。這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的始皇帝身世是清白的,血脈是純正的。
不過,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司馬遷又說了一段信息量很大的話:“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子楚也就是秦莊襄王在這裡,太史公說趙姬在嫁給秦莊襄王之前,已經懷了身孕,這事呂不韋和趙姬都知道。秦莊襄王把趙姬要過去的時候,呂不韋沒說,趙姬也沒說,於是秦莊襄王就喜當爹了。這段記載的意思,也就是秦始皇有可能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正是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中,寫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記載,從而讓秦始皇的身世成為了千古之謎,讓歷史學家爭論不休,讓吃瓜群眾津津樂道!
不過,太史公在《呂不韋列傳》中還挖了一個坑,就是“大期”兩個字,大期在古代是足月的意思。古人的足月一般指懷胎十月或十二月,也就是說秦始皇是趙姬懷胎十月或十二月才出生的。
如此說來的話,太史公並沒有否定《秦始皇本紀》的記載,秦始皇應該還是秦莊襄王的種。雖然古代醫療條件沒有現代發達,但我們也不能懷疑古人的智慧,尤其是帝王血脈,都是由專門的機構進行認定的,如果秦始皇的身世有半點問題,那是不可能順利繼承王位的。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秦始皇天賦異稟,懷胎超過十二個月才出生的,這個就不好說了。
而且,在《史記》之前的歷史文獻中並沒有關於呂不韋獻有孕之女的記載,也就是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一事是在太史公那時候才開始流傳的。太史公可能是覺得史書太枯燥了,所以特地給大夥兒加點料。
對比《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從史料的來源上看,還是《秦始皇本紀》的信用度比較高,主要來源於秦國的史官的記錄,而《呂不韋列傳》的故事性較強,有文學加工的成分。
有關《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的記載,清代的大學者梁玉繩做了一種解釋:“史公於《本紀》特書生始皇之年月,而於此更書之,猶云:世皆傳不韋獻匿身姬,其實秦政大期始生也。別嫌明微,合於《春秋》書“子同生”之意,人自誤讀《史記》耳。”
他的意思是,太史公在《秦始皇本紀》中特別寫明了始皇帝出生的年月,在這裡之所以再次以不同形式改寫,當是一種隱晦的寫法,當今世上盛傳呂不韋獻有孕之女的流言,其實始皇帝是如期而生。
太史公的這種寫法,辨別嫌疑,指明細微,合於《春秋》書寫嫡長子誕生的筆法,世人未能深入理解《史記》,陷於自我誤讀而已。
他的這個解釋比較精闢,對於我們正確讀懂《史記》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當然,不管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都不能阻止他成為千古一帝,更不能妨礙後世對他的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