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科學家首次創造了一種超導體材料,這種材料可以在室溫下完全暢通無阻地供電。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報導,這是幾十年以來物理學家們的最想達到的目標,也一直被大家認為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但現在卻有一種超濃縮材料能夠在華氏58度也就是攝氏 15℃下作為超導體的材料。
超導材料雖然因零電阻、抗磁性威名遠播,但將其技術化的困難點仍在於這些材料只能在低溫高壓環境中發揮到作用,因此,尋找室溫下具有超導特性的材料,是科學家共同的目標,終於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們,首次在高壓力下開發出室溫超導材料,於攝氏 15℃ 出現超導特性。
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研發出第一種能在零度以上工作的材料,這表示著我們離擁有能源網、高速懸浮列車和量子計算機的世界已經不遠了。據麻省理工學院報導,不過這種材料必須在極端的條件下生產,即使是製造這種材料的羅切斯特大學科學家也無法完全理解它的生產過程。
根據該團隊在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中表示,這種超導體是碳、硫和氫的混合物,羅徹斯特大學物理與機械工程學助理教授 Ranga Dias 領導的團隊,將氫與碳、硫結合在一起、於鑽石鉆(diamond anvil cell)上合成簡單的碳氫化硫,發現該材料在溫度 15℃ 、壓力 39,000,000 psi(267 GPa)環境下表現出超導性。
不過目前這種超導體的體積太小,所以無法靈活的被使用,但如果它在更大的規模和更小的壓力下運行,那它將是我們非常實用的工具之一,我們的能源和基礎設施的技術,都可以有更高效、更強大的表現,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的作者Ashkan Salamat在一份新聞稿中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半導體社會,有了這種技術,人類將永遠不再需要像電池這樣的東西。」接下來研究的下一步,將嘗試調整超導體樣品的化學成分來降低所需的壓力,如果調配出的比例正確,研究人員相信,這個常溫常壓的超導體終將問世,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