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這是韓愈老先生的經典名句,說的就是他上書給皇帝,結果一封朝奏九重天,一下子就被貶路八千。八千里路途遙遙無期,路上真的是讓人坎坷難行。從這些詩句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古代被流放真的淒慘至極。看到這裡,有的人可能會使一些小聰明,竟然流放的路上這麼辛苦,而且流放的過程似乎也沒有太多的限制,那麼犯罪的人可不可以偷偷溜回來呢?例如像韓愈老先生,他本身就比較有錢,而且又有才華,流放到當地沒人管他,完全可以直接跑回家,然後躲著生活。
與流放地的艱苦甚至是生死未卜相比,活著總歸是要好,那麼為什麼歷史上很少有流放犯人這麼幹呢?其實,這背後另有講究,我們還真的別小看了這個流放的過程,古人的規矩制度比我們想的要複雜。一、關於流放制度每次說到流放制度,大家可能就會想到,這是一種比較輕鬆自在的製度,就好像是人在旅途一樣,大不了旅行而已。這個制度好像相比較於砍頭閹割,還有各種各樣的18般酷刑比較起來,實在是要輕鬆太多。但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甚至還錯的離譜,在歷史上流放制度雖然不會要了你的命,但其實也是格外的痛苦,甚至還有點恐怖。要知道在古代社會,中國的版圖已經非常的龐大,例如向韓愈先生所說的整整路途有八千里之遙。所以在這漫長的流放過程中,人們需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飛機,沒有公用汽車,更沒有冰箱空調,甚至有的時候都沒有水。
而且,更為尷尬的是被流放到那裡,還沒有很好的生活條件,那一般都流放到雲南地區,那時候的雲南瘴氣盛行,而且毒蛇蟲咬那可是常見現象。所以,一般流放的人要麼死在路上,要麼死在流放地點,所以古代流放的刑罰是可怕恐怖,而且讓人無法接受。那麼,面對這恐怖的刑罰,是否有逃課的可能性呢?歷史事實告訴我們,一旦踏上這條路就沒有歸宿。二、能回來嗎?當犯人想要逃跑的時候,筆者不得不詢問大家一句,犯人離開家鄉走了八千里的路程,那麼請問他們還回得來嗎?這是一個很殘酷的問題,別以為自己很厲害,可以爬山越嶺,在古代社會那簡直就是一種極度可怕的事情。先不說你有沒有這樣的體力,就說那八千里路途渺無人煙,而且還是在雲南那種未開放的古代區域,根本就不可能走回來。如果大家要是想著,被發配的時候帶大筆的金銀珠寶,就可以避免自己的困難,事實上帶再多的錢也沒用一個,不讓另一個很有可能被那兩個官差給搶走。所以八千里路途,如果沒有別人幫助想自己回來的話,這個路上有強盜有土匪,還有飢餓,甚至還有自己體力透支。
所以一般來說,如果想要逃跑的話,還不如留在原地和官府的人員一起工作,畢竟還有一個伴,畢竟還有飯吃。如果貿然自己逃跑,不僅要遭到官府的追殺,而且跑都跑不出去,這可是最要命的。所以這條路一旦踏上就回不來了。三、政府的監管措施除此以外,大家不得不承認一點,政府的監管手段還是非常恐怖的。當犯人在被發配的時候,會有專門的人員對他們進行運送,這一過程中如果犯人想要逃跑,那基本上不可能,如果稍有反抗都會遭到身體虐待。而且在這個路上他們身上戴著枷鎖,手上綁著鐐銬,跑是肯定跑不掉的。而且,在流放的地方肯定有一些監管的人員,他們不僅保證這些人的夥食,而且還必須要保證這些人的存在,如果誰跑了,那麼將會遭到恐怖的追蹤。更關鍵的是每一個犯人臉上的刺字,只要犯人走出去,臉上的字還在,那麼當地的政府和老百姓都會見義勇為把這個犯人給抓回來。君不見當年林沖遭到流放的時候,為什麼不願意逃跑而願意一路走到底,就是因為有這些監管制度的存在。而且,大家可不要忘了古代特別喜歡連坐制,如果有人逃跑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連累家裡面的人,所以為了家裡面的人自己也不能幹這種愚蠢的事情。因此,一般來說定了罪就只能一條路走到黑,要麼等著政府釋放,要麼就自己工作到死。
四、流放制度的緩和性除了以上這些監管制度以外,其實流放制度也有自己的緩和性,例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楊慎先生就曾經被流放過。雖然流放的過程充滿著艱辛,但是如果犯人能夠老老實實做人,並且在當地好好表現,那麼是有機會得到釋放,甚至還可以得到提升。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流放是介於大罪和小罪之間的一個罪行,如果犯人為了這個最想要逃跑,很有可能就會變成砍頭的罪過,例如當年的嚴世蕃,原本只是一個處罰的罪過,變成了砍頭的罪過,那可劃不來。但是,這樣一個模棱兩可的罪過卻可以通過積極表現,還有自己家人的運作,然後得到釋放。一般來說,凡是當官的家裡肯定有點錢,或者在朝場裡面有點關係。只要流放的時候躲過了朝廷的政治大災禍,然後好好的運作官場關係,自己還是可以平平安安的回來的。所以,這個流放制度也有其緩和性,只要能夠好好做人,還是可以避免生死危機。所以很多官員即使聽到劉芳也不願意逃跑,而是想要等待機會。
五、流放制度的目的不過,看完這些可能也有的人會表示疑惑,流放制度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難道說把一群人流放到其他的地方真的有意義嗎?雖然是為了懲罰,但是走8000裡的路程,這個過程太消耗人力成本了。畢竟不可能是讓逃犯自己走這麼遠,而是需要有官府直接監管,而且到地方還需要付出各種各樣的監管和勞動力成本。那麼皇帝為什麼要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難道單純只是為了監管一下這些罪人嗎?其實答案不是這樣的,一般來說,歷史上除了各種高級官員以外,其實還有很多的地方,普通老百姓也被這種刑罰處罰過。這樣的刑罰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警告別人,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邊陲地區的開墾。因為很多地方沒有農田,都是一片窮山惡水,但是這畢竟是屬於咱們的土地要開墾出來,所以就只能製定一條法律,讓這些犯罪的人去開拓。再加上這條法律,有的時候可以避免死刑,所以還是有不少的人願意接受,而且管理成本上也不是特別高,因此這項制度居然被當成了一種特殊的懲罰制度流傳下來。
結語所以看完流放制度以後,相信沒有人再會對這個所謂的人在旅途有任何興趣,這是一條不歸之路,而且還是一條開荒之路。如果普通人去嘗試了一下,可能走到半道上就已經去世了。但不得不承認,這個流放制度也的確起到了一些作用及警告的一些人,同時也變相的完成了朝廷開放的任務。所以說古代流放之路有古人的聰明,但是如果身處其中想要逃出來,那可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只能夠認命,或者等待釋放。【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