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曾對各種自然災害十分無力,而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已經可以對一些自然災害進行預防和控制。越來越精確的天氣預報,強大的工程建設,即時通訊技術的發展,都為我們應對自然災害提供了有利支持。但有一種自然災害,人類卻幾乎束手無策,只能被動應對,它就是地震。
至少從目前來看,人類依然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在地震頻發區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建築物的抗震等級,增加人們的抗震意識。數千年來,地震給人間帶來了無數災禍,但科學家們卻發現,地震也會相應地給人類一些“小補償”。那就是將地底的黃金析出,形成寶貴的黃金礦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黃金是一種十分稀有的礦物,也是財富的象徵。但地球上的黃金其實非常多,大部分都以熔融狀態存在於地核當中,只有在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中,地底深處的黃金才有可能來到地表,凝固後才會形成黃金礦脈。目前國內金礦第一大省山東,大部分區域就處於地震帶上,而世界上黃金儲量最豐富的國家南非,在億萬年前曾遭受到小行星撞擊事件,這次撞擊引發了火山噴發和地震,將大量金元素帶到了地表,經過億萬年的演化後,才形成了豐富的黃金礦脈。
在具體過程上,地震首先會引發地底壓力驟然降低,然後地下富含礦物質的熔融液體會迅速蒸發,形成結晶。如果礦物內含有金元素,那就有可能析出從而形成黃金礦脈。而在地質運動活躍的斷層附近,每年就會發生數千次小型地震,在日積月累當中,大型的黃金礦脈就形成了。說到這個問題,可能會有人提出質疑。我們的鄰國日本是一個地震災害頻發的國家,怎麼沒聽說日本有啥金礦呢?
其實,日本雖然資源匱乏,但也有大型金礦,比如菱刈(ling yi)金礦,近一個世紀以來已開採出100噸左右的黃金。這或許是地震帶給日本的小小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