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死亡是人類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死亡似乎是籠罩在人們頭頂的一團揮之不去的烏雲。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對死亡的感覺愈發強烈。但是我們現在處在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人類對生命的認知正在飛速的發展。
人類的平均壽命從最早的十幾歲到如今80歲,也許在未來人類的壽命更長。生物學家推斷: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其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是用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來計算,平均為20至25歲。因此,人的理論壽命最短100歲,最長175歲。目前公認,人的理想壽命應該是120歲。但是我們還是難免一死,有人會問,科學到底能不能阻止死亡,人類會不會實現永生,達到“萬壽無疆”境界呢?這是自古以來,人們生生不息追求的話題。
人為什麼會衰老呢?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傑克·紹斯塔克以及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以表彰他們發現了端粒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他們“解決了生物學上的一個重大問題”,即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如何進行完整複製,如何免於退化,其中奧秘全部蘊藏在端粒和端粒酶上。
端粒也被科學家稱作“生命時鐘”, 它主要的作用就是保護染色體。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縮小到一定的程度之後,它就不能保護染色體,染色體就開始逐漸受損。科學把這種受損前的細胞的分裂次數叫做海弗利克極限。當細胞達到這個極限之後,就會停止分裂並且衰老,然後逐漸走向死亡。
怎麼阻止細胞衰老呢?其實人體內部有一種端粒酶。端粒酶在細胞的分裂過程中,可以保護端粒。如果端粒一直不縮短,細胞的壽命就會延長。但是人類的端粒酶只存在一部分的組織當中,而且水平會在晚年逐漸的下降,所以人類就會出現衰老的現象。
自古以來人類雖然沒有達到“長生不老”的境界,但在自然界中真的有很多生物是可以“長生不老”、永生不死的,你知道嗎?一種叫“燈塔水母”海底動物,分佈在加勒比地區的海域之中,它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透明,以浮遊生物、小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長期研究燈塔水母的科學家介紹,經過長期觀察研究4000條燈塔水母,沒有一條死亡,而且都可以“返老還童”。
又比如龍蝦,不是指麻辣小龍蝦的那種龍蝦,而是市場上價格昂貴大龍蝦,就可以一直保持體內端粒酶的活性。這種龍蝦體內的端粒酶存在於其所有組織中。我們之所以無法判斷龍蝦年齡的,因為它永遠年輕。
雖然科學家已經找到延長人類壽命的方向,但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是不是可以看到人類永生的那一天呢?還不好說,但樂觀人們估計,很有希望,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