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會懷疑,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地球氣候持續惡化的年代。自從人類出現後,地球的氣候就在不斷變化,而且越來越惡劣、越來越迅速。尤其在進入21世紀後,全球平均氣溫不斷攀升,幾乎每年都要打破以往的記錄。
最近,來自全球36000個氣象站的數據被彙總起來,形成了一篇新的研究報告。塔斯馬尼亞大學塔斯馬尼亞農業研究所譽副研究員Jim Salinger和ARC氣候系統科學卓越中心首席研究員、新南威爾士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副教授Lisa Alexander等人在得出結論後陷入了深深的擔憂,並且警告世人:在如今的氣候變化趨勢下,地球上的高溫氣候將會越來越頻繁。同時,暴雨等極端天氣的頻率也將越來越高、威力越來越大、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地球,正在陷入危機。該研究基於一個名為HadEX的數據集,對全球大量氣象站的氣象數據進行分析,重點關注其中29個天氣指標,如氣溫高於25℃或者低於0℃、降雨量小於1毫米的連續乾旱天數。在整理了這些數據後,研究人員將最近30年(1981-2020)的數據和此前30年(1951-1980)進行了比較。
結果顯示:在全球範圍內,高溫天氣頻率有非常明顯的增加。以澳大利亞為例,整個澳洲大陸不僅極端高溫和持續熱浪不斷增加。研究人員將1981-2010年與1951-80年進行了比較,發現異常溫暖的天數有了非常明顯的增加:在澳大利亞最北部的地區,每年至少增加了20天,其他地區也基本都有10天的增加,只有南部地區情況會稍微好一點。這樣的異常溫暖天數在一年四季都有增加,其中以春季尤甚。至於新西蘭,情況就更加令人擔憂了,其夏季的天數已經比以往30年有了大幅增加。氣象站數據顯示,從1950年到2018年,平均氣溫高於25℃的異常溫暖天氣出現頻率從8%提升到了12%。新西蘭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也就是冬暖夏涼的天氣。該國夏季的平均氣溫一般也都只有20℃,達到25℃的天數一般在19到24天之間。
然而,在2017-18年和2018-19年的夏季(新西蘭位於南半球,他們是在夏季中跨年的),新西蘭全國範圍內平均溫度超過25℃的天數分別達到了32天和26天,遠遠超過了以往的平均數值。在這樣的極端天氣下,新西蘭最大山脈南阿爾卑斯山的冰川發生了嚴重的融解,周圍海域的生態系統遭受到巨大的破壞,南島附近海域的巨藻以及馬爾堡峽灣一帶養殖場的鮭魚大量死亡。在極端高溫天氣不斷出現的同時,低溫的日子也在逐漸減少。在1950年至2018年期間,整個新西蘭範圍內平均氣溫低於0℃的天氣減少明顯,尤其是在北島,已經完全沒有這樣的低溫期了。對於當地的農民來說,那些在冬季寒霜中才能結果的農作物已經基本絕收了,或者他們只能通過一些化學手段來模擬出冬季的天氣,但其效果仍有待觀察。同時,其他作物也要面臨氣溫上升的變化,像葡萄這樣的作物,不得不轉移到更靠南的一些區域進行種植才能保證收穫。
(圖片說明:藝術家繪製的澳大利亞山火圖畫)
對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來說,那些能夠達到歷史前10%的異常高溫天氣,在近些年來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極端的高溫直接影響著人類的生活甚至是生命。尤其是那些老年人或者是已經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很可能在中一次暑或者是其他某些情況下,就突發某些疾病而喪命。我們經常提到熱島效應,認為在惡劣的氣候面前,城市才是首當其衝者。但研究表明,即使是遠離工廠、霧霾、汽車尾氣的山村,也同樣難逃氣候惡化的命運。在整理這些氣候數據的時候,研究人員已經多次發現鄉村出現50℃高溫的情況了。與此同時,這些地區在冬季的降水量有所減少。這算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好的消息,因為乾燥的冬季,夜晚更晴朗,有利於霜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氣溫進一步提升的進程。
(圖片說明:北極冰層融化,導致北極熊無處棲息)
不過,在夏季,暴雨天氣則出現得更加頻繁,並且也出現了更多極端暴雨天氣。這令我們有些意外,因為一想到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澳洲山火,很多人會以為澳大利亞天氣應該越來越乾旱才是。實際情況是,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澳大利亞西北部越來越潮濕,暴雨天氣越來越頻發。當然,2019年的乾旱天氣也是相對來說比較反常的,這可能與厄爾尼諾現像有關。不過,這樣的氣候極端翻轉,也是研究人員發現並關注的現象之一。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們對全球的氣候變化進行了彙總,得到了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我國西部地區的氣候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喜馬拉雅山脈。此前的研究指出:喜馬拉雅山掩埋著許多病菌,如果這裡的永久凍土融化,可能會導致遠古病毒重現人間,令人擔憂。
(圖片說明:全球氣候變化趨勢圖,顏色越紅表示越嚴重)
目前來看,全球氣候仍然在不斷惡化。現在已經進入夏季,大家又要親身體驗高溫天氣帶來的酷暑天氣,見證全球變暖的進程。全球變暖帶來的後果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熱以及上面我們提到的死亡率上升等結果,它會給全球的生物帶來致命的打擊。儘管世界各國都在推行新能源的利用,但是目前我們仍然以傳統能源為主。新能源的開發效率,直接決定了地球生態圈能得到多大的保護。我們希望研究人員們能夠盡快取得突破,在情況不可遏制之前,拯救我們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