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魚類如何入侵偏僻湖泊?研究:就像植物種子一樣,被鳥吃下肚


長久以來,某些魚類是如何搬入被乾旱土壤包圍的偏僻湖泊定居一直是個謎,生物學家曾懷疑可能是鳥類的飲食偏好協助做到這點,但與堅硬的種子不同,柔軟的魚卵真的能找到方法通過鳥類的消化系統嗎?

似乎真的是這麼回事。

通過動物腸道傳播的方式被稱為內攜傳播(endozoochory),是植物種子常採取的運輸策略,甚至一些昆蟲也有這種搭便車的習慣,但直到 2019 年科學家才首次發現魚類也具有這種能力,當時發現被天鵝吞下的鱂魚卵仍能夠孵化。

只是鱂魚(killifish)可以說是一種特例存在,這種原生活在亞馬遜河的魚產下的卵已知異常堅韌,能夠在乾燥的土壤中透過冬眠存活數月,直到雨季來臨的與水將它們喚醒。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儘管不是所有魚類產下的卵都具有像鱂魚卵一樣的冬眠能力,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最新研究發現,柔軟的魚卵確實比我們想得更堅強。

在這項研究中,匈牙利利多瑙河研究所(DRI)團隊將一般鯉魚(Cyprinus carpio)和鯽魚(Carassius gibelio)的魚卵餵給了圈養的 8 隻綠頭鴨,並回收其糞便觀察結果。結果顯示,雖然多數魚卵確實無法通過鳥類消化道的考驗,但仍有極少數「勇者」能夠突破重圍達成目標。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每隻鴨子都被餵下 500 個魚卵,在清理回收的鴨糞後,發現其中還有 18 個魚卵存在,其中 12 個仍然存活,但最終只有 3 個成功孵化。

儘管生存率看似相當慘烈,但團隊指出,考量到存活下的魚卵不是單一魚種,同時是分別在 6 隻鴨子的鴨糞中檢出,這樣的生存情況絕非偶然。

除此之外,通過消化道考驗卻無法孵化的 9 個魚卵主要是因為真菌感染,在控制組中,這種感染也使得未穿越消化道的魚卵孵化量減少,團隊認為這種真菌很可能與實驗設置有關,因為這是人工魚育種中的一個已知問題,研究人員因此懷疑,在野外的自然環境中,被水鳥吞食的魚卵的存活比例可能更高。

如果將魚卵的數量和愛吃魚卵的水鳥數考量進去,透過鳥類的傳播方式也就看似更為可行;據統計,單隻鯉魚一輪產卵中最多可產下 150 萬顆卵,而某些季節中魚卵還是一些水鳥的主食,過去就曾經在某隻白海鷗的胃中發現近 63,501 顆魚卵。

從實驗來看,大多數魚卵只花了 1 個小時就完成了「鴨子的奇幻旅程」,在與其他因素綜合計算後,團隊推估魚卵透過鴨子傳播的距離約為 60 公里,如果再將魚卵平均 4-6 小時的孵化時間考慮進去,最大的傳播距離可以達到 360 公里。

這解釋了很多問題。鯉魚是廣為人知的入侵外來種,在澳洲許多水域鯉魚甚至已成為主要魚類,構成魚類生物量的 80% 以上,牠們獨特的飲食習慣往往影響本地物種,並導致所處之地的藻類大量繁殖。

研究團隊認為,這項研究對於了解淡水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除此以外,對於試圖管理入侵外來種的人們而言,這項研究也是相當重要的資訊。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