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生活在中生代時期的蜥形綱動物,存活在世界上幾億年,曾經也是地球的霸主,不過如今我們能看到的僅是一些恐龍化石而已。現在關於恐龍的研究,大多也都是通過考古發現的這些化石樣本,從中科考出一些關於恐龍的信息。
其實就自然界絕大多數動物而言,無論外界生存環境怎樣變化,它們都具有一定的生存和適應能力,確保能繼續繁衍後代,防止滅絕。這一點從大多數依然在不斷進化動物身上,已經得到了體現。
但作為曾經地球上的最強者生物,恐龍卻滅絕了,我們稱它為“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或“恐龍滅絕”。
當時伴隨恐龍一起滅絕的還有近95%的地球生物。但在倖存的爬行動物群體中,海龜,鱷魚,蜥蜴和蛇沒有受到影響或受到的影響很小。對兩棲動物和哺乳動物的影響也相對較輕。
關於恐龍滅絕,在之前的很多年裡,人們一直認為是氣候變化破壞了這種大型動物的食物鏈。該理論認為,在幾千萬年以前,地球氣候出現過大幅度波動,對地球上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從而使恐龍沒辦法再生存,然後才慢慢消失了。
直到20世紀80年代,研究人員發現了底層之間有一層含有銥黏土層。這是一種在地球上很稀有的元素,但在太空中卻能大量發現。而它的沈積時間與恐龍化石不再出現的時間正好吻合。
十年後,研究人員發現了地球上最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它出現的時間又可以追溯到恐龍化石消失和銥黏土層沈積的時間段。於是將這些因素結合起來,就出現了現在科學界普遍認為的觀點:
恐龍滅絕可能是由一顆比珠穆朗瑪峰還大的小行星,以比子彈快20倍的速度穿過大氣層撞擊地球造,引發巨大的衝擊波,並引發地震活動。放射性塵埃產生的火山灰很可能覆蓋了整個地球,使恐龍無法生存。
雖然“行星撞擊論”被廣泛認可,但關於恐龍滅絕依然存在其他觀點。比如受火山爆發的影響,大量二氧化碳流失,導致植物死亡,恐龍失去了食物來源、臭氧層破裂,紫外線照射加快動物的死亡。
而且從植物學的角度,也有兩種人們比較推崇的說法。一種是恐龍因缺少食物而餓死:大多數恐龍以植物為食,但是它們主要的食物被子植物(開花植物)卻不能做到全年都有。
被子植物就像其它植物一樣,春天開花、夏季結果、冬季落葉。這種情況下就導致了大多數恐龍冬季缺糧,從而導致大量死亡。
另一種說法是恐龍中毒而死:地球上五彩斑斕的植物中,常常有像馬錢子鹼、洩花鹼等具有毒性的生物鹼,恐龍在長期食用這種有毒物質,就會導致毒素在體內堆積,改變身體機能,最終造成大量死亡。
以上這兩種觀點並非臆測,多數數據都是通過研究恐龍化石殘骸所得,也是在從科學的角度闡釋了恐龍滅絕的原因,具有一定可信度。
儘管白堊紀末期物種滅絕程度很高,但研究發現南美植物科在古近紀大部分都存活了下來,並且變得更加多樣化。所以有研究人員認為,在地質歷史上的這些大事件中,植物常常被忽視。
可植物才是陸地生存環境的主要締造者,維持著地球上所有其他生命形式,所以應該更密切地關注植物化石記錄。它們也許可以更準確地告訴我們地球環境是如何變化的,以及這些變化是如何影響不同的生物群體的。
也有地質學家從大陸的變化角度來看待恐龍滅絕。地質學家通過研究證明,在恐龍生活的時代,地球上曾只有唯一的一個大陸存在,即“泛古陸”。
不過後期伴隨著地殼運動,地殼發生了分裂和漂移,進一步使大陸在氣候、氣溫、水源等方面都發生了改變,而恐龍無法適應巨大的改變,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走向了滅亡。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家們從未停止過探索,至今為止已經有了幾百種不同或相關聯的理論。但不管怎麼說,每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都像是地球開啟了重置按鈕,重置後發生的事情,取決於哪些生物體生存了下來,以及它們又如何塑造出新的生物圈。
而我們今天觀察到的所有生物多樣性,都與在6600萬年前的最後一次大重置之後的生物有關。古近紀滅絕事件中,恐龍和近95%的生物消失,你更認可以上哪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