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有潛水員在挪威與地中海附近海域裡,發現數顆巨型果凍狀球體,寬度都超過1公尺,當時引發外界關注,科學團隊為了解開謎團,2019年便赴當地採取樣本,經過研究得知,此為「南方寬尾魷魚的卵囊」。
綜合外媒報導,潛水員在挪威西海岸海域中,遇到一顆巨型且類似果凍的球體,寬度超過3英尺(約1公尺),漂浮在海平面下50公尺左右的位置,而球體裡還有一條黑條紋,貫穿球體的中心,但其他部位都呈現半透明,當時讓科學家們非常好奇。
挪威海洋生物學家林沃爾德(Halldis Ringvold)為了解開謎團,2019年便帶領「公民科學家」團隊的潛水員,至海裡採集4個不同果凍狀球體的組織樣本,經研究員分析樣本的DNA後發現,這些球體是「南方寬尾魷魚(Illex coindetii)的卵囊」,球體裡還包含成千上萬顆微小的魷魚卵。
研究員透露,雌性南方寬尾魷魚在繁殖過程中,會利用自身的黏液製作出巨大卵囊,讓胚胎能夠漂浮在水面,避免寶寶受到掠食者的傷害,而4個採集樣本也反映出處於不同階段的魷魚胚胎,隨著胚胎的發育,團隊了解到卵囊如何改變內部稠度,從堅硬且透明至破裂、不透明的演變過程。
不過目前對於卵囊了解甚少,科學家推測卵囊內的黑條紋可能是卵子受精時釋放的墨水,也可能是模仿大型魚類,用來威嚇掠食者的偽裝機制,更指出「如此大的卵囊可以在海裡存在那麼久,也代表這種保護機制非常有效」,而當胚胎開始發育時,包括黑條紋在內的整個球體將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