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最近報導,在河北保定的雄縣,人們將玉米上因病害寄生的一種極為難看又噁心的瘤狀物——玉米黑粉菌當做美味佳餚享用,但由於產量極少,供不應求,所以很少有人能有口福消受。那麼這種黑粉菌究竟是什麼,如此難看噁心的玉米病害贅生物真的可以吃,身體不會吃出什麼問題來吧?
玉米上的這種黑粉菌實際叫做癭(gall),癭在中文裡是頸瘤的意思,就是脖子上的囊狀瘤子。在植物學裡,癭是指植物組織受到昆蟲、真菌、細菌、蜱蟎等刺激而不正常增生的現象,是一種寄生或贅生組織。由昆蟲造成的叫蟲癭,通常是幼蟲或成蟲注入化學物質,或是雌蟲產卵刺激引起,出現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部位,比如花、葉片、嫩芽等。
玉米黑粉菌(Ustilago maydis)實際是一種真菌,是常見的玉米病害,多發生在玉米的抽穗期,可導致玉米減產,所以種植者是非常不歡迎這傢夥的。
黑粉菌通過侵入宿主的子房來感染宿主植物的所有部分,會導致玉米粒膨脹成瘤狀癭,其組織、質地和發育方式都和蘑菇差不多。
既然是蘑菇,能不能吃也就顯而易見了。雖然黑粉菌又難看又噁心,但吃起來味道還是不錯的,在墨西哥它被稱為黑松露,煮熟後像蘑菇一樣,具有微甜,微鹹,混合著些許木質或土質的味道。黑粉菌還富含人體必須但無法製造的重要氨基酸賴氨酸,也比燕麥片含有更多能降低膽固醇的β-葡萄糖,並且比大多數蘑菇家族成員含有更多的蛋白質。
所以玉米黑粉菌丑是醜,雄縣人民喜歡吃它還是有道理的,一些彩色鮮豔的蘑菇倒是很好看,問題是你敢吃嗎?
既然如此,我們生在一個吃貨的國度,什麼東西都敢食用,為什麼這種營養豐富的“黑松露”卻沒有流行起來呢?這可能是因為還沒有人知道該如何生產這種菌類吧。
根據報導,在雄縣當地,人們要採集這種黑粉菌非常困難,需要到玉米地裡逐行逐行地尋找。通常一畝地裡只有一兩株玉米害病,收穫不過一二兩,而且還只有一二十天的收穫期,並且是在全年最熱的夏天。所以要一飽口福,不,只能說半飽口福,也非得經歷一番異常的辛苦才行,當地人採集來賣,大約可以賣到60元一斤。再加上種植技術的提高,害病的玉米越來越少,要想吃到這種“墨西哥黑松露”,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麼,黑粉菌能不能人工種植呢?科學家們曾在實驗室對黑粉菌進行培育,它可以像面包酵母一樣,形成被稱為孢子蟲的單細胞,通過萌生子細胞繁殖。當兩個孢子蟲在玉米表面相遇時,會伸出接合管(conjugation tubes)互相尋找,然後融合併產生菌絲進入玉米植物,導致玉米害病,並出現孢子癭繼續生長,成熟後釋放孢子,在雨水和風的作用下四散傳播。
所以玉米黑粉菌應該可以像蘑菇一樣種植,只是其模樣有點讓人噁心,所以無法為大多數人所接受吧。
不過在墨西哥,玉米黑粉菌也有另外一個通俗的名字——玉米蘑菇,是不是更能讓人接受呢?當地農民也會將孢子故意撒在玉米地裡,以生產更多的玉米蘑菇,在很多墨西哥菜餚中作為調料。當然,其附加值自然也比玉米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