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們的地球上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風險一直存在,每天幾乎都有大量小隕石劃過天空。曾經的6500萬年前,就是因為一顆直徑長達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了墨西哥的尤坎坦半島,導致恐龍一族慘遭滅絕,可以說地球上的生命永遠都會受到小行星的威脅,這也讓科學家不由的擔心,下一個小行星不知何時會撞擊地球,可以肯定這些不速之客在未來還會再度與地球相逢。那麼一旦撞擊,地球將再度面臨毀滅性的打擊。
慶幸是我們與恐龍不同,人類擁有著這個星球上最聰明的大腦,在科學家的幫助下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小行星預警系統,目前為止一共標註了數十萬顆小行星並計算出來它們的軌道,儘管太陽系內還有小行星沒有被發現,但依靠預警,對任何有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都會馬上被標記然後追蹤。
那麼我們便能在充足的時間下,採取各種方法來阻止小行星的威脅,如較小的小行星撞擊可以通過發射核彈來進行核爆,而較大的則可以通過碰撞,引力拖拽等手段,使威脅小行星偏離原來的軌道。
在2005年,美國NASA曾發射深度撞擊號做過一個重大試驗,目標是攔截速度為每秒十公里的坦普爾1號彗星,並在距離彗星八十八萬公里處釋放撞擊器與其碰撞,最終與坦普爾1號彗星成功發生碰撞,這也證明了人類的科技如今能夠準確的打擊遙遠的小行星。
其實從機率上來說,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雖然極低,但只要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一天,我們便仍然不能鬆懈來自小行星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