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頂級的科學客觀地說,放眼整個人類歷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一位科學家可以影響人類歷史進程100年的。這麼說你可能不信,我們可以來列舉一下,在物理學領域,最傑出的三位學者分別是牛頓、愛因斯坦;在化學領域,最傑出的化學家應該是門捷列夫;在生物領域,最傑出的學者應該就是達爾文。先從物理學領域說起,牛頓最傑出的成就是力學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除此之外,還有光學和微積分。

不過,同一時期已經有人想到過牛頓三大定律的某一部分或者提出過思想,這其中就包括伽利略、笛卡爾、惠更斯。

萬有引定律的距離平方反比關係,早在牛頓之前,胡克、哈雷等人就已經知道了,只不過他們沒有微積分這個數學工具,無法證明。至於微積分,幾乎和牛頓同一時期,萊布尼茲也做了出來。如果沒有牛頓,相信在那個時期還是會出現一個學者,或者幾個學者完成他的那些成就,比如,肯定會有人拿著萊布尼茲的微積分去證明萬有引力定律。

我們可以再說說愛因斯坦。客觀地說,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有兩個人已經十分接近,一個是洛倫茲,一個是龐加萊。

連愛因斯坦都堅信,即便沒有他,狹義相對論也會很快被人提出來。愛因斯坦比較天馬行空的理論是廣義相對論,它是狹義相對論的進一步推廣。這個理論確實比較難以提出,但還不至於需要100年的時間。

至於門捷列夫,瞭解化學史的話,就會發現在門捷列夫之前,很多人就在尋找元素週期律,並且出現了不少版本,有一些學者和門捷列夫的版本已經十分接近。

再說說達爾文,瞭解博物學的話,就會知道,早在達爾文之前,博物學家布豐就有進化論思想,後來拉馬克還提出了“用進廢退”,更有趣的是,達爾文之所以加速寫文章,是因為有個年輕人寫了一篇進化論的文章,和他的觀點幾乎一致。於是,他擔心被人搶先,才加速寫出了《物種起源》。所以,其實進化思想並不是超前那個時代100年的理論。

是否應該判死刑?如果非要挑一個出來,最接近於這個標準的可能是牛頓。他真正偉大的是開創了科學範式,各個學科都受了他的影響,如今的研究範式還是牛頓奠定下來的,就蘊含在他的那本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當中。

可以說,如果沒有牛頓,後來的科學發展不會有這麼快。那我們就假設牛頓殺了人,那我們應不應該判牛頓死刑呢?客觀地說,這個結論沒有唯一的答案。首先,許多地區是沒有死刑,因此,牛頓在這些地方最多就是終生監禁,這並不影響他繼續做學術研究。如果是在一個有死刑的地區,那麼,牛頓該不該被判死刑呢?從維護司法公正的角度來看,牛頓應該被判死刑。不過,從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個人覺得未必需要給牛頓判死刑,而是讓他把光和熱發出來。其實在人類史上,發生過類似的事情。美蘇冷戰時期,雙方在航天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競賽。

航天領域的競賽什麼最重要的?那當然就是火箭了。

因此,雙方都需要優秀的火箭專家。美國這邊擁有的是馮·布勞恩,他曾是V2火箭的總設計,也是後來人類史上運載力最強的火箭土星五號的總設計師。

但是,我們要知道,最早美國這邊是處於下風的。這是因為蘇聯這邊也有一個火箭專家,這個人叫做科羅廖夫。他曾經被下了獄,背叛了重罪,在許多人求情下沒有死,然後發配到西伯利亞做勞役。後來,美蘇冷戰,他以囚犯的身份開始從事火箭的設計工作,成為蘇聯火箭的設計師。

後來,第一個登上太空的宇航員加加林就是乘坐著科羅廖夫設計的火箭進入太空的。如果蘇聯殺掉科羅廖夫,那麼在這場航空競賽中,他們會從一開始就輸掉,而蘇聯的航天技術也一定不會有後來的水平。因此,留下他是劃算的。他也因為他的成就最終被恢復了名譽。應該說蘇聯是用“科羅廖夫”來換蘇聯數十年的航天科技的發展,從蘇聯國家利益來看,這事是劃算的。

因此,從全人類利益的角度來看,牛頓如果能留下來,並且創作出後來的成就,尤其是他所奠定的科學範式。那對於人類而言,是十分劃算的事情。實際上,我們還可以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如果一個人可以快速加速人類科技100年的進程,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其實是一個資源,浪費他的智力,就相當於浪費了人類100年的發展時間,這當中有多少人的一生?因此,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充分利用它才是對於社會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