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科學》網站的報導,近日科學家在克羅地亞的一個洞穴當中發現了一個蝸牛的新物種,命名為Zospeumtholussum。和普通所見到的蝸牛不同,新發現的蝸牛不僅沒有眼睛,它們的外殼還沒有任何的色素,這也就意味著這種蝸牛是完全透明的。在陽光的直射下,確實可以用晶瑩剔透來形容它們。不過新發現的蝸牛一般不會出現在陽光下,它們居住的洞穴達到了914米,只能說它們生存的環境既陰暗又濕冷。
發現的洞穴是位於克羅地亞西部魯特納·亞碼-特洛伊瑪洞穴系統,發現者是一支由探險家和動物學家組合而成的隊伍。作為世界上最深的洞穴系統之一,科學家們此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測量瞭解洞穴的深度,當然次要的目的就是看看是否會有新物種的出現。要知道這些陰暗濕冷的幾乎沒有人類足跡的洞穴往往都是新物種出現的最佳地域。果然,一路前行終究有所收穫,科學家門不僅發現了一個透明的蝸牛,還發現了兩個空的外殼。在我們的一般認知當中,蝸牛都是攜帶著一個黃褐色外殼前行的動物,但是這一次發現的動物和蝸牛很是相像,卻是透明狀態。
回去之後,該小組拿著新發現的不知名蝸牛樣本給德國法蘭克福歌德大學進行研究。分類學家亞歷山大·韋根認為這個蝸牛從未見過,應該是屬於蝸牛的新物種。有趣的是,這種新發現的蝸牛前行更為緩慢,它們花費了一週的時間卻只能夠前行幾釐米,甚至只有幾毫米的距離,基本上都是在它們的周圍打圈圈。如果它們想要去到另外一個地方,可能需要爬到一些動物的身上,才可以快速移動。另外科學家猜測這種新發現的蝸牛應該可以在水中活動,由此也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
未來科學家會繼續對其進行研究,不過因為樣本數量較少,可能科學家還需要再一次去到克羅地亞西部魯特納·亞碼-特洛伊瑪洞穴系統當中進行進一步的觀察。當然了,對於一個新發現的物種而言,可能去到洞穴當中也不容易發現它們的存在。總之,需要花費眾多的時間、精力以及資金對其展開相應的研究。這種新發現的蝸牛它們喜歡食用什麼?它們的身體構造除了透明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特殊的地方?它們的天敵是什麼?它們為什麼會出現在九百多米深的洞穴當中?它們目前的數量如何?繁殖能力又是怎麼樣?如果它們見光之後會不會發生什麼特別的反應等等問題還需要科學家一個接著一個去為我們解答。
對於偌大的地球而言,想要發現新的物種其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類在地球上生存了將近500萬年,幾乎能夠被我們見到的動植物都已經被發現命名。但是終究會有一些特例的存在,對於這些新發現的物種,我們需要謹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