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生活中,我們的身體出問題了,我們會死去,意識也會隨之消失。我們到底能不能通過「大腦複製」的辦法維持人的意識永生?
部分神經學家認為,這是可行的。甚至還有專家預言未來部分人類是可以把大腦內容甚至意識複製到電腦里的。
那麼,要如何去實現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大腦複製」是什麼意思,「大腦複製」絕非是像用數據線將大腦和電腦連接這麼簡單就可以實現的。
有理論認為,情景記憶和知識都編碼在大腦的神經元中。然而我們的大腦實在是太複雜了,擁有超過一千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都有數萬個突觸連接,而「大腦複製」就是從這些突觸連接下手。可以想像,「大腦複製」絕對是一項超級龐大的工程。
我們要想「複製大腦」,首先就要面對這數萬億的連接。然後需要對每個連接進行檢索、構圖然後在電腦中重建。
這樣便建造了一個保有人的思想和記憶的「仿真大腦」。
雖然現在掃描建造仿真人腦還不切實際。但是近幾年科學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2014年,有研究人員掃描並製作了蛔蟲大腦的電腦模型。並想辦法安裝在了一個小型機器人上。有趣的是:這個機器人可以不受人控制就可以自己移動。有人利用逆向工程,實驗閱讀和記憶植入的方法來重建大腦。也有人建造出了大規模的人腦算法。
西雅圖的艾倫研究所的項目,才是實際掃描腦部的最大項目之一。
他們掃描了小鼠大腦並建造了一立方毫米的小鼠大腦。雖然一立方毫米只有一粒沙子這麼大,卻包括10萬個神經元和10億多個突觸連接。他們需要把小鼠大腦分割成25000份,每份僅為頭髮厚度的五分之一,還需拍攝上百萬張圖片。可以想像,這需要花費多少精力和時間。
人類大腦是它的一百萬倍,這意味著光成像就要花費數十年,也許我們無法很快完成,但是至少在規模上我們能夠實現。技術在發展,未來科技會怎麼樣發展,誰也不知道。也許未來這一切將會變得特別容易。
「複製大腦」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挑戰。但是科學的魅力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