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雞蛋孵出恐龍了?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家讓雞長出恐龍的臉

6500萬年前,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從地球上滅絕。如今,我們只能通過一具具死氣沈沈的化石,瞭解這些古老的生物。不過,科學家告訴我們:雖然恐龍不在了,但是有一種生物和它們有著密切的關係,那就是鳥類。你可能覺得這兩種生物長得根本就不一樣,怎麼可能有“親緣關係”呢?沒錯,自然界的生物就是這麼神奇。如果你不信,那就看看這只長著恐龍臉的小雞仔吧。

沒錯,就是這麼神奇。關於鳥類由恐龍進化而來的說法早在19世紀就已經存在,當時生物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化石。它有翅膀和羽毛,看起來像是鳥類,但很多部位又很像恐龍,由此讓生物學家產生了鳥類演化自恐龍的想法。他們認為自己發現的這一塊化石,就是最早的鳥類,故而命名為始祖鳥(Archaeopteryx)。現在我們知道,始祖鳥其實不是鳥,而是一種恐龍。但是鳥類和恐龍同源的學說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並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指向了這一點。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圖片說明:始祖鳥化石最早發現於1861年)

隨著恐龍化石發掘的工作不斷展開,古生物學家們已經找到了越來越多類似於始祖鳥的古生物,比如中華龍鳥(Sinosauropteryx)、孔子鳥(Confuciusornis,根據拉丁文音譯作孔夫子鳥)等等。但是,這些外形看起來和鳥非常相似的動物們,卻又有一些和現代鳥類完全不同的特徵,比如說它們不像現代鳥類一樣有喙,而是長著像恐龍一樣的鼻子。對於鳥類來說,喙是非常特殊的演化成果。人類在全世界範圍內發現了超過1萬種鳥類,每一種鳥的喙都對它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因此,對喙的研究始終是鳥類研究者最關注的內容。為了瞭解鳥類是如何從恐龍的模樣演化到今天的樣子,來自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科學團隊,做了一次大膽的實驗,並且在《進化》雜誌上發表了這一驚人的結果。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我們並非一開始就想要造出這樣奇怪的生物。”論文的主要作者、耶魯大學的Bhart-Anjan Bhullar和美國劍橋哈佛大學的Arkhat Abzhanov這樣說。“儘管(鳥類的喙)有如此的多樣性,”Bhullar補充說,“但在弄清楚‘鳥喙究竟是什麼’方面的工作卻非常少。每當你研究一個生物演化過程中重要的轉變時,你都會想要去瞭解其背後的機制。我想知道喙在骨骼上、功能上是什麼,以及從正常的脊椎動物的鼻子到鳥類使用的非常獨特的結構這個重大的轉變,到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為了瞭解這其中的機制,他們對雞和其他動物(小鼠、鴯鶓、鱷魚、蜥蜴和烏龜等,它們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動物)在胚胎期的基因表達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發現:在鳥類的基因中有一段非常特別,而且在其他動物胚胎中都不存在這段基因。而這段基因,恰恰就是和面部發育相關的。接下來,他們做了進一步的實驗,那就是利用生物手段讓這段基因沈默。Bhullar和他的同事們分離出了能夠發育出喙的蛋白質,然後用塗有抑制物質的小分子,阻止了這段基因的表達。於是,當胚胎的骨骼在蛋內發育的時候,就會變得又短又圓,而不是像鳥類的骨架那樣長長的、融合在面部的喙。於是,驚人的一幕就上演了:孵出來的幼鳥全都沒有了當代鳥類的喙,而是恢復到了祖先的模樣!乍看之下,還以為這是一隻迅猛龍!

(圖片說明:迅猛龍是一種長著羽毛的小型恐龍)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Michael Benton教授指出,大約在始祖鳥出現後4000-5000萬年後,鳥類的祖先就開始慢慢地從鼻子向喙演化了。這個實驗告訴我們,鳥類的喙不僅僅是另一種形式的鼻子和嘴,而是鳥類獨特的一個結構,所以小雞才能在被施加了抑制劑後還能正常孵化。鳥類的祖先將自己的前頜骨放大、拉長,最終變成了自己的喙。

(圖片說明:雞胚胎、變異雞胚胎和鱷魚胚胎頭骨對照)

雖然是出於瞭解鳥類進化的機制,雖然科研人員並沒有為了改造鳥類而做這樣的實驗,但在倫理問題上還是面臨了一些爭議。不過Bhullar認為,倫理學家們大可不必如此擔心,因為他們絕對無意繼續培養這種怪異的動物。而且,即使這樣的動物被培養出來,也會活得很好,因為它“其餘部分都很正常”,Bhullar說。最後他還說,擔心這個實驗培養出的變異雞,對於那些倫理學家來說沒有任何必要。“這些不是劇烈的改造,”Bhullar說,“和大量雞的業餘愛好者和飼養員開發出的新品種雞比起來,這些雞還差遠了。”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