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這一點毋庸置疑!在人類認知裡,任何動物的便便都是臭的,而且不管是從顏色、形狀方面辨識度非常高,我們人類看到這些都會避之不及。甚至是有時不小心踩上一腳,雖然跟我們沒有皮膚接觸,都會噁心好一陣子。所以在人類的主觀意識裡,便便這玩意是最汙穢的東西,不僅僅是臭、而且我們還認為它有細菌、沒有任何營養。
如果以上的這段話要是被你家的狗狗聽見了,狗狗還生氣的反過來問你:哪裡臭了?我怎麼覺得有點香味呢?我曾經還吃過……!感覺味道還行啊。狗狗吃便便當然不好了,因為它們並不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可是以便便為食的生物,例如:屎殼郎和蒼蠅,它們不僅不認為便便是臭的,而且還很美味,會把便便視為珍寶。我們從屎殼郎滾糞球時的興奮勁就能看出來,遇見便便的屎殼郎就像是人類找到了一座金山。從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來,臭和香、美味可口和難以下嚥、營養豐富和毫無營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也是一個生物主觀上的認識,也就是說臭沒有絕對的臭,只是人類認為所有的便便都是臭的、骯髒的。而且我們人類認為的美味,例如水果、蔬菜,在純食肉動物眼裡覺得並不好吃,可能會有種厭惡的感覺,甚至是反胃。那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要從進化的角度說起,也就是一個生物在進化的過程中,它會處在生態鏈中不同的位置,相應的位置就會有相應的食物來源。吃與不吃便便其實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
在動物的便便裡都含有吲哚、糞臭素、硫化氫這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是引起人類厭惡的主要因素,但便便也並非一無是處,它裡面除了1/4的水分以外大多是蛋白質、無機物、脂肪、一些難以消化的食物纖維、脫了水的消化液殘餘,因此便便在大自然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它可以為很多更加底層的生物提供營養,而且可以當肥料來種地。雖然便便有些營養,但是相對於其他原生食物來說,被動物消化吸收後的便便肯定是營養含量十分低的,不足以為一個大型生物的提供日常所需的營養需求,而且便便中含有很多的微生物以及細菌。這些生物可以導致很多動物致病,而且會造成病毒的傳播。所以在進化的過程中,便便對很多的生物來說都是缺乏營養的,甚至是有害的,在有其他食物的時候,肯定不會有動物選在去撿拾其他選擇的糞便。但是在食物匱乏的時候,也許有些動物會這麼做。甚至也許在早期的地球上也有動物嘗試以便便為食,但那些願意吃便便或者不討厭便便的生物,會出現營養不良,甚至病毒在種群中傳播,造成競爭力低下,因此它們就會因為自己的食性而被大自然淘汰掉,而那些覺得屎不能吃的生物就就獲得了生存上的優勢。
大自然的進化就是保留有競爭優勢的習性,並且能將這些習性深深的刻畫在基因裡,在漫長的演化中這些動物就會開始對糞便的味道反感,在基因上排斥這些物質。我們人類就是典型的例子。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不僅在基因上排斥,而且在主觀的認識上也讓我們遠離便便。因為它對人類是有害的。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有毒的植物,或者根本就不能吃的東西,對人類和任何動物來說味道和口感都不好,難以下嚥,這也是進化上基因對動物的一種保護,因為在這之前覺得這些植物能吃的生物,或者嘗試吃這些植物的生物都已經被毒死和淘汰。這也就是為什麼,雖然野生動物在野外生存,但它們並會主動去吃這些植物,因為它們不能吃這種概念已經被刻進了基因裡。
任何物種的進化都是趨利避害的,那些沒有做出改變的生物、一意孤行的生物,在競爭激烈的自然界很快就會被淘汰。那些保留下的生物,包括人類和目前自然界上的所有動物,都已經掌握了適合自己生存的法則,都已經佔據了一個對自己有利的生態位,都有自己穩定的、可靠的食物來源。因此,便便的臭是相對的,對於那些能以便便為食的小型生物來說,便便中富含的營養足夠它們生存,而其中的細菌和病毒不會對它們構成任何威脅。而那些覺得便便臭的生物,也是進化出來的一種保護機制,告訴它們這玩意不能吃。這是祖先用生命實驗出來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