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會導致溫室效應的形成,進而演變為全球變暖危機。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當全球變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僅會對地球的環境氣候產生影響,還會可能損害人類的思考能力。對此,科學家警告稱:到本世紀末,地球空間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很有可能會導致人類認知能力的下降,甚至於大腦的退化。
這種說法並不是毫無根據的,二氧化碳含量高的空氣會提高人體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從而減少到達大腦的氧氣含量,使人容易產生睏倦之意甚至開始焦慮,嚴重時會損害大腦的認知功能,使人體的認知能力下降。這就類似於你在一個十分憋悶的房間裡獨自坐了幾個小時,慢慢地你就會感覺頭暈眼花,久之就會產生睏倦的感覺。
自19世紀以來,人類就開始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隨著化石燃料的燃燒和植被覆蓋率的減少一直在增加,目前已經超過410 ppm。如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過去80萬年來任何一個時間段的二氧化碳含量都要高。如果按照當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到2100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高達930ppm,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可能會高達1400ppm!
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們曾在《GeoHealth》中報導過此事,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如果到2100年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真的達到了預測數值,即1400ppm,絕對足以導致人類的認知功能的退化。而且根據初步預測,那時人類的基本決策能力將減少25%左右,複雜戰略思維能力要減少50%左右。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Anna Schapiro也表示,雖然文獻中依然存在一些矛盾需要科學家們進行更深層面的研究,但是如今許多研究證明,高層認知領域,如決策、計畫能力等確實容易受到二氧化碳濃度的影響。
目前,相關研究小組已經對當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趨勢以及局部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研究,以瞭解室內和室外二氧化碳濃度是如何被影響的,以及二氧化碳濃度是如何影響人類的認知能力的。但是,CU Boulder的首席作家兼副教授Kris Karnauskas表示:“認知功能與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間的關聯並不多,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要做的工作不僅僅是預測全球(室外)二氧化碳水平,我們還需要跨學科、知識領域的更廣泛的人才加入我們的探索。”
通過這項研究,我們似乎瞭解了“作繭自縛”這個詞語的真正含義,人類在為一己私慾損害大自然時,大自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懲罰著人類。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如果世界各國真的意識到危機即將來臨並決心改變當前的局面,減少碳排放量,這種災難會被避免嗎?現在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