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人類文明的進化方面,考古學家們傾注了大量心血。只是由於形成化石和遺蹟的條件有限,加上人類骨骼十分脆弱,因此很難出現大量的古人類化石,目前考古學家們找到有關南方古猿的化石已經是最久遠的發現了。

然而,南方古猿同樣存在分支,人們並沒有徹底瞭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進化過程。為了儘可能還原人類歷史,考古學家們仍在不斷努力,而出土於埃塞俄比亞的“露西”被譽為人類的祖母。

事實上,“露西”並不是距今年代最久遠的古人類化石。雖然她的外形更接近於現代人類,並且已經具備直立行走的能力,但是考古學家們認為,“露西”死於一場意外,並且更接近於高空墜落,因此她的頭部化石存在較大的缺陷,無法幫助我們更好地研究南方古猿。

直到1997年,考古學家們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了位於南非一處洞穴中的古人類化石,並且根據外形特徵將其命名為“小腳”。根據相關研究,“小腳”的足部只有現代人類的三分之一,並且這很有可能是研究影響他們進化和發育的重要線索。

借助於先進的科學儀器,人們發現“小腳”與現代人具有90%的基因相似性,並且身高不足1.5米,與“露西”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而特殊的是,“小腳”生活的年代要比“露西”早幾萬年。

考古學家們通過研究“小腳”的身體結構,認為他們大部分時間仍然生活在樹上,所以頸部和上肢更加強壯,而足部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進化。

這樣一來,“小腳”將很大一部分營養用來支撐自己在樹上的運動消耗,無法為大腦提供更多的營養來源,所以他們這一種族其實遠遠沒有“露西”發達,更容易被淘汰。

不過,考古學家們也十分理解,畢竟幾百萬年前的生活中,依然需要靠大自然的給予,“小腳”很有可能是選擇了樹上擁有豐富的水果以及相對安全的環境。遺憾的是,他們也因此失去了變得更加強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