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的食物種類多、又好吃,每天光想三餐要吃什麼,就很傷腦筋了,而1.5萬年前的原始人,他們食物不像現今這麼豐富,要想填飽肚子得想盡各種辦法,雖然大概能猜到他們的食物,但實際上到底吃什麼?
考古學家在摩洛哥的一個洞穴遺址,發現了50組成人牙齒,讓大家對舊石器時代,一直到新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飲食有了新的認識,這個洞穴裡保留了人類從大約8萬年前到1萬年前的活動遺跡,較淺的部分稱為「前洞廳」,是日常活動的場所,考古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打製石器的碎片、火燒痕跡、手工編織容器,還有一些動物骨骼。
考古學家還在洞穴裡發現烤過的蝸牛殼,根據數量還有燒烤痕跡,這些蝸牛殼應該是廚餘。在洞穴較深的地方,發現骨骼還有牙齒,通過分析檢驗,應該是1萬5千年到1萬3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以狩獵採集為生的遊牧部落曾把這洞穴當季節性營地,分析這些牙齒發現有趣的事,沒蛀牙的幾乎少之又少,而碳水化合物和糖是導致蛀牙的主要原因,但當時還沒進入農耕時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低,不足以產生蛀牙的酸,那麼這些蛀牙是怎麼來的呢?
考古學家認為,造成蛀牙最大原因是食用橡子,富含澱粉的堅果類,嘗起來像毛栗子一樣甜,不難想像原始人為什麼這麼愛,除了橡子還發現一些食物化石,包含高澱粉類的食用植物,難怪蛀牙這麼嚴重,以距今1萬多年來說,那時候的人吃的食物算是很豐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