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性成熟之後都會經歷「姨媽」來報到的現象,有部分的人還會在這期間出現疲憊、情緒化或身體不適的情況。古代皇帝擁有後宮三千佳麗,每天晚上要寵幸誰都是看當天心情,但如果被選到的妃子剛好那個來該怎麼應對呢?
古代女性的月事被稱做「癸水」,在醫療和知識還不夠發達的年代,「見血」對迷信的古人來說是很不吉利的事情,所以都會盡量避開,而擁有尊貴龍體的皇帝更是忌諱,一不小心還被背上影響國運的罪名,為了避免皇帝來的不是時候,各朝代的妃子也發明不少方式,讓皇上「知難而退」。
1‧金戒指
漢朝的妃子遇到月事來潮的時候都會帶上一枚金戒指,起因是金戒指與「經戒之」的諧音類似,所以皇帝一旦看到妃子手上的戒指就會刻意避免寵幸該名妃子。之後的朝代也有出現各種暗示方式的變化,例如手上綁紅繩、門口掛紅燈籠等等,這些小動作都很巧妙的提醒皇帝,避免掉不必要的尷尬。
2‧密奏
唐朝的妃子流行用密奏的方式傳達,據說妃子月事來時都會在御花園清洗弄髒的衣服,同時間也會寫密奏告知皇上最近不方便服侍,等到經期結束之後會再寫密驟來解禁。
3‧敬事房
看過古裝劇的人對敬事房都不陌生,每天晚上拿各宮嬪妃的牌子給皇上翻的就是他們。從明清開始出現的敬事房是管理宮中大小事務的部門,皇帝的「房事」也是他們負責處理,妃子只要那個來了,只要跟敬事房說一聲,便會將她的牌子拿掉,讓皇上想選也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