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536年前後,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中發現一層黑色火山灰,那次超級火山爆發,造成全球氣溫驟降。(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中,公元536年被稱為「最黑暗的時刻」。那一年,太陽光被厚厚的火山灰遮蔽,天空如暮色般灰暗長達18個月,寒冷、饑荒、瘟疫接踵而至,從歐洲到中國文明陷入絕境。《搜狐網》指出,科學家透過冰芯與史料,揭開這場跨越半球的災難真相,也讓人們看見氣候如何一次次改寫人類命運。
冰封世界的開端
科學家在南極冰層中發現一層形成於公元536年前後的黑色火山灰,成分指向冰島這個地方,那次超級火山爆發,將火山灰與二氧化硫送入平流層,形成巨大「屏障」,把陽光反射回太空,全球氣溫驟降。歐洲湖底泥層顯示,當時花粉數量銳減,喜暖植物幾乎滅絕,日本諏訪湖頻繁出現異常結冰現象,中國史書亦記載「星孛於大角,京師饑,米斗五百」,顯示異象與饑荒並發。
饑荒與瘟疫的煉獄
自536年起,世界陷入寒冷陰霾,羅馬白晝如暮色,農作物凍死;中國北方夏天結冰,民不聊生;歐洲葡萄園枯萎,查士丁尼皇帝為糧荒發愁。隔年,饑荒蔓延成地獄景象,「民相食」的記載出現在史書。540年鼠疫爆發,從埃及傳至君士坦丁堡,每日死亡上萬,東地中海人口減少三分之一,帝國復興夢破碎。
氣候改寫王朝命運
歷史證明,氣候突變不僅奪命,更能改寫人類進程。1600年後的「小冰期」讓明朝陷入旱災與蝗災,最終引爆李自成起義與崇禎之死;寒冷迫使女真人南下入關,建立清朝;歐洲則在嚴冬中誕生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文明在苦難中重生。氣候學家指出,中國歷代亂世多發於氣候異常期,溫度下降、糧食減產引發連鎖動盪。公元536年的天象異變,正是人類歷史上最深刻的「黑暗試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