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在以色列斯虎爾洞穴發現的「Skhul I」兒童頭骨。最新研究證實,這具14萬年前的化石,是智人與尼安德塔人最早的混血物理證據。(圖擷取自特拉維夫大學)
〔編譯陳成良/報導〕根據科學網站《phys.org》引述《人類學》(L’Anthropologie)期刊最新研究,人類演化史迎來1顆震撼彈。1具在以色列出土、距今約14萬年的古老兒童骸骨,經分析證實為智人(Homo sapiens)與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最早的「混血」物理證據,不僅將兩者混血的時間點大幅前推近10萬年,更顛覆學界傳統認知。
這具90年前於以色列斯虎爾洞穴(Skhul Cave)發現的兒童骸骨(編號Skhul I),經跨國團隊以微電腦斷層掃描(micro-CT)等先進技術分析後,證實其頭骨外觀,特別是顱頂曲度與智人相似;但顱內血管、下顎與內耳結構,卻是典型的尼安德塔人特徵,成為其「混血」身份的鐵證。
混血時間點 大幅前推10萬年
研究主要作者、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教授赫斯科維茲(Israel Hershkovitz)解釋,雖已知現代人帶有尼安德塔人基因,但過去認為基因交換發生在4至6萬年前,而此化石的年代卻是14萬年前,是兩者通婚最早的物理證據。
此發現也改寫了歷史,過去學界認為尼人約7萬年前才抵達以色列,但新證指出,他們早在40萬年前就已是當地居民。當20萬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抵達後,便與這些在地的尼安德塔人互動通婚。這名混血兒童不僅是兩者連結的最早證據,也暗示當地的尼安德塔人,最終可能是被人數佔優的智人族群「吸收」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