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國君主齊桓公因夫人蔡姬「乘船盪舟」,而將她趕回蔡國,未料後續竟引發一場3國戰爭。(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許多史料記載中,女性都是禍國殃民的「罪魁禍首」,但大多數時候,這些女性都只是被用作戰爭、亡國藉口的「工具人」。春秋時期齊國齊桓公,娶了蔡國君主的女兒蔡姬為妻,卻因為「盪舟」把她趕回蔡國;蔡國君主兒子、同時也是蔡姬的哥哥,一氣之下把妹妹改嫁,不料激怒齊桓公,引發一場3國戰爭。
根據《國家人文歷史》報導,蔡姬是春秋時期蔡國人,嫁給齊國的齊桓公當第3任繼室夫人,西元前657年4月,齊桓公和蔡姬在園中乘船遊覽,水性較佳的蔡姬故意搖晃小船取樂,但齊桓公不會游泳,害怕到表情大變,勸蔡姬不要繼續,但蔡姬不聽,齊桓公氣憤不已,把蔡姬趕回了蔡國。
未料這件小事竟引發「蝴蝶效應」,蔡姬的哥哥蔡穆侯見狀十分憤怒,一氣之下將蔡姬另嫁他國,齊桓公聽到消息後,認為自己雖然將蔡姬逐出,但並未終止兩人的婚姻關係,蔡穆侯卻讓蔡姬改嫁他人,讓他面子盡失,於是在隔年1月率軍聯合魯僖公、宋桓公、陳宣公、衛文公、鄭文公,許僖公、曹昭公,以蔡姬改嫁為由討伐蔡國,等到蔡國戰敗後,齊桓公順便揮師南下,討伐楚國。
報導指出,蔡姬其實只是作為戰爭藉口的「工具人」,齊桓公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自然懂得深謀遠慮,且極具耐心,很早就開始為後續戰事做準備,也不可能因為蔡姬,就貿然發動一場動員多國,牽扯到強悍楚國的軍事行動;而蔡姬則是典型「史書中的女性失語者」,除了沈默接受安排,沒有一點發言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