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清朝嬪妃愛穿「花盆底鞋」 除了方便皇帝 還有2用處


清朝嬪妃之所以愛穿「花盆底鞋」,除了方便皇帝辨識身分,還能避免下擺弄濕以及修飾大腳。(圖:shutterstock/達志)

經常看清宮劇的人,對於嬪妃們穿的「花盆底鞋」肯定不陌生,然而這類鞋子與之前的王朝完全不同,看起來難穿又不好走路,為何會受到清朝貴族女子的青睞?事實上背後除了方便皇帝辨識妃子的級別,還能修飾大腳、不弄濕下擺。

根據《搜狐網》報導,滿清貴族女子穿的花盆底鞋,鞋底中段呈倒梯形狀,四周用白布包裹,鞋面還有珠寶翠玉點綴,除了美觀,炫富意味濃厚。不過由於鞋跟是在鞋底中段,走路的時候一旦重心不穩,很容易摔倒,遠不如現代的高跟鞋,之所以會受到清朝妃子青睞,主要有三種說法。

首先是滿清入關之後,覺得關內濕氣非常重,路上也有不少水窪,為了不弄濕下擺,就會穿這種鞋跟較高的花盆底鞋。其次,清朝貴族女子都是「天足」,不像漢人一樣流行裹小腳、以「三寸金蓮」為美,穿上花盆底鞋能修飾大腳,讓走路姿態更端莊,同時也能讓女性的身材比例顯得更加修長。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最重要的是,花盆底鞋更像是身分和地位的象徵,尤其是皇室貴族女子,為了彰顯身份地位,會在鞋底及鞋面加上各種裝飾,並且根據位份的不同,鞋子的樣式、材質,甚至是高度也有所差別,像慈禧太后就有一雙鑲有珍珠、寶石、璞玉、翡翠等珍貴飾物的高底鞋。也因為如此,坐擁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在繁忙的國事之餘,只要看一眼鞋子,就能知道眼前妃子的級別。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