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古人如何過端午? 武則天配製美容秘方 皇帝送清涼衣物


古人過端午節時,有吃粽子、採藥、喝菖蒲酒等習俗,就連皇室也不免俗。(圖:shutterstock/達志)

6月10日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讓人不免好奇古人又是如何過端午的?故宮本月的端午特展,特別展出多種清宮文獻與器物,揭密端午節和屈原的傳說起源,以及古人過節時滿滿的儀式感。

相傳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他因為受小人讒言,不被楚王重用,憤而跳汨羅江,楚人為了不讓屈原屍身被魚蝦吃掉,在江中投入用竹葉包裹的米食,並且爭相劃船尋找屈原的屍體,從而衍生出吃粽子和劃龍舟的習俗。不過根據考證,最早將屈原和端午聯繫起來的是南朝文人吳均的志怪小說「續齊諧記」,但此時屈原已去世近800年,推斷是後人的穿鑿附會。

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指出,端午節在唐代以前叫「五月節」、「端五」、「重五」,唐玄宗以後「端午節」的名稱才逐漸普及。古人過節時,有吃粽子、採藥、喝菖蒲酒等習俗,就連皇室也不免俗。尤其端午前後,天氣溼熱、陽氣旺盛,食物容易變質,也是疫病的高峰期,因此古人習慣「花式備藥」,防患於未然。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于賡哲表示,古人認為端午節採集的草藥效力最好,就連武則天也會在這天採藥配製美容秘方,古籍記載「近效則天大聖皇后煉益母草留顏方」,其主要材料就是益母草,武則天命人配製研磨成粉,再加入胭脂使用,以期永保青春。

至於清宮又是如何過端午?有鑑於夏季高溫炎熱,皇帝會賜予大臣們香囊、香珠、繡扇與清涼衣料,以及特製的避暑藥「錠子藥」,具有防暑辟邪、活血消腫、清熱安神等作用。此次故宮「端陽時節」特展,便展出江蘇巡撫何天培寫給雍正的奏摺「奏謝恩賜五色絨符香袋等物」,內容羅列雍正的端午大禮,包括4包「蟾酥錠」與4包「鹽水錠」,讓何天培感到「聖恩高厚,悚惕難安」。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另外端午節也有「避五毒」與「驅五毒」的習俗,「端陽時節」特別展出一款乾隆珍藏的「銅胎畫琺瑯花草五毒盒」,粉藍色的盒身繪有蠍、蛇、蜈蚣、蟾蜍、蜘蛛等「五毒」圖案,呼應習俗。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