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歷史教授紀連海指出,清朝皇帝用膳規矩多,料理要放多少油、多少鹽,皇帝要在哪裡用膳,都有明確的規定。(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在許多清宮劇中,皇帝能自由出入後宮或到嬪妃寢宮用餐,但大陸歷史學者指出,真實情況與電視劇中相差甚遠,清朝宮廷內規矩繁多,料理要放多少油、多少鹽,以及皇帝要在哪裡用膳都有明確規定,幾乎不太可能在後宮「趴趴走」。
大陸歷史學者紀連海指出,清朝從順治皇帝開始立下了許多嚴格的規矩,歷任皇帝都必須遵守,宮規大於一切,比如御膳要放多少油、多少鹽?飯要在哪裡吃?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皇帝也不能像電視劇一樣,想去哪個宮裡吃飯就去哪個宮裡吃飯,大多數時候都必須獨自待在自己的寢宮內用膳,偶爾才會叫嬪妃過來作伴。
不過嬪妃來到皇帝的寢宮後,也不能坐著一起吃飯,而是必須站著替皇帝夾菜,電視劇中有些嬪妃會勸皇帝多吃點菜,這種「勸膳」的行為其實也觸犯宮中大忌,不過皇帝邊吃邊想,該把哪道菜賜給哪位寵妃,確實是有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皇帝在過年時行程繁忙,直到大年夜才可以和嬪妃一起用餐,但還是各吃各的,皇上單獨一桌,皇后坐在皇帝左邊的位置,其他妃子則按照級別高低,依次坐在左右兩邊的座位,離皇帝非常遙遠,且這頓年夜飯的與會者只有皇帝、太后、皇后和嬪妃,皇子、王爺等人都不能參加,和一般民間熱鬧、和樂融融的感覺差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