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兵馬俑青銅器為何千年不鏽? 科學家曝秦朝黑科技之謎


圖為秦陵中的兵馬俑。(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陸陝西省西安兵馬俑坑所出土的劍戟等兵器,深埋地下2000多年卻沒有生鏽,讓後人深信這些青銅兵器之所以能保存完好,是因為表層鍍有鉻,才會在出土後依然鋒利無比。不過《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所刊登的一篇論文卻否認這項說法,直言鉻元素來自生漆,而保存條件則歸功於黃土。

根據《搜狐網》報導,過去不少學者深信,兵馬俑青銅兵器之所以歷經2000多年依然鋒利如新,是因為這些兵器可能浸泡過氧化鉻溶液,這種防鏽技術稱作轉化鉻酸鹽膜(chromate conversion coating),和現代使用鉻金屬的電鍍鉻技術有所不同。不過無論是化學轉化膜或是電鍍膜,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可說是創舉。

但是來自倫敦大學學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期刊發表的論文否認「秦人學會用鉻元素來防止兵器生鏽」的假說,並指出兵器上的鉻常見於金屬和木製或竹製的手柄、箭桿、劍飾與繫帶等物,且這些木製和竹製品原先應該有用生漆打底,之後再塗上色漆。而進一步分析顯示,生漆才是早期研究中測得的鉻元素來源。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研究團隊認為,兵馬俑武器之所以不生鏽,就是因為劍柄、槍柄上的生漆「汙染」了青銅兵器,才會使其鋒利如新,與秦朝的防鏽技術無關。至於部分兵馬俑兵器表面不含「鉻」,卻依然保存完好,則要歸功於黃土,因為其土壤呈鹼性且相當細密,因此限制了空氣流動和有機質增長。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