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明朝宦官竟然有越南人 特殊用途曝光 任務不簡單


明朝宮廷內的一部份宦官為「安南人」,主要用於出使母國的外交使者,偶爾也會從事刺探情報等工作。(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皇宮中除了皇帝、皇后等皇室成員以外,還有一群專門服侍的太監,然而其中一部份竟來自外國?明朝和許多國家建立宗藩關係,不少國家都曾向明朝「貢閹」,其中以安南(現越南)的人數最多,他們大多被派回母國當外交使者,甚至還會祕密從事刺探情報等工作。

根據《國家人文歷史》報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陸續和周邊國家建立宗藩關係,安南是最早表明歸附明朝的政權,而安南、爪哇、真臘、琉球和朝鮮等國,都曾向明朝貢閹,其中以安南和朝鮮最為頻繁,《明太祖實錄》記載,從洪武十五年(西元1382年)至洪武十九年(西元1386年),安南使者總計上貢宦官89人。

永樂年間,明朝征伐安南取得勝利,一度將安南納為郡縣,並將判犯浮送到南京,其中包含了3000名被閹割的幼童,史料上記載「取安南火者三千」,火者就是被閹割的僕役,這次大規模的宦官輸入,也是明朝史上外朝輸入人口最多的一次。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而這些來自藩邦的宦官都有一個特殊用途,就是做為大明的外交使者出使母國,因為他們不但有語言優勢也了解國情,加上閹人的身分,大多不會對母國產生過多的個人情結;比如永樂三年(西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為了處理明朝、安南之間寧遠州歸屬的糾紛,就曾派阮宗道回到安南出使協調;而這些宦官在出使期間,有時還兼具刺探情報等相關任務。

不過安南宦官在明朝的待遇基本上都很不錯,且多有晉升,甚至有大量的宦官成為可以設墓立碑的高階太監;例如安南閹童王瑾,擁有卓越的軍政能力,不僅參加過明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的戰爭,還參與宣德時期的軍務處理,明宣宗為了他打破宦官不可取妻的禁忌,「賜以兩宮人,官其養子王椿。」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