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會將動物內臟製成「腸衣套子」,之後曬乾用來避孕,雖然有異味卻不傷身,還能重複使用。(圖:shutterstock/達志)
古代封建社會,不少底層女子被賣入青樓為娼,過著送往迎來的日子,從中也衍生出了避孕的需求,除了服用特殊湯藥之外,古人還會使用動物內臟製成的「腸衣套子」,雖然有異味,但卻不傷身也十分耐用。
根據《網易》報導,古代皇上臨幸妃子時,若不想讓女方懷上龍種,會讓太監按壓嬪妃的「後股穴」(又稱作肛脈),讓「龍精」全數排出。而在當時人力就是生產力的年代,一般老百姓除了青樓女子,少有人會避孕,其中最普遍的避孕方式是服用特殊湯藥,但藥性一般是不可逆的,雖然沒辦法達到100%的避孕效果,長期服用卻會徹底喪失生育能力。
據傳這類湯藥含有柿子蒂、麝香、藏紅花等藥材,真正配方已無從考證,不過古代藥材昂貴,只有身價較高的青樓女子能服用,較窮困者則是服用水銀。眾所皆知,水銀有劇毒,一旦劑量控制不當,就會導致月經失調、腎功能異常,甚至中毒身亡的慘況。
還有一種避孕方式類似於現代的保險套,一般是由羊腸、魚膘或是豬膀胱製成的「腸衣套子」,雖然製作方式繁瑣,但對女性身體傷害不大。其中又以羊腸最為常見,製作上只要準備一條新鮮的羊腸,將腸子內的殘留物清洗乾淨,只留下腸衣,最後把它曬乾就能派上用場。使用時只須用熱水浸泡,並繫上繩子避免脫落,完事後清洗曬乾又能重複使用,不過畢竟是動物的腸子製作,多少還是會有異味,不見得所有人都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