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是世界上最複雜、最先進、最神奇的器官。直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還不能真正瞭解我們的大腦。在人類對大腦認識的過程中,充滿了對大腦的誤解。
誤解1:人類大腦只使用了不到10%的空間?
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大腦使用的不到10%,也就是說,超過90%的大腦處於休眠狀態。即使像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精英,大腦的發育水平也只有13%左右。這意味著我們有很大的潛力變得更聰明和更成功,因為我們可以很好地利用多餘的大腦。但真的是這樣嗎?
劍橋大學的專家發現,人腦非常活躍,整個大腦一直在被使用。不同的大腦區域對應著不同的身體功能,如看、聽、說和肌肉控制。因此,大腦不會是無用的。研究發現大腦中沒有需要開發的區域。事實上,即使是簡單的任務也需要整個大腦的參與。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神經心理學教授芭芭拉·薩哈基安(Barbara Sahakian)說:“認為人類只使用大腦10%的想法是荒謬的。當整個大腦活動時,它的神經細胞就在工作,因為一旦神經細胞閒置,就意味著它退化或死亡。我們也可以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來觀察大腦活動。
當一個人在做某事或思考一個問題時,任何簡單的動作,如握手或讀單詞,都需要超過10%的大腦參與。即使什麼都不做,大腦也很忙,因為它需要控制身體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呼吸和心率“10%”也說明大腦中有太多“無用”的部分佔據了空間。根據這個理論,移除或損壞大腦中“無用”部分的影響應該可以忽略不計。然而,我們現在知道,即使是人腦的一小部分區域也會對行為造成破壞。例如,中風對大腦的一小部分區域造成的損害可能會導致身體許多功能的喪失。
從進化的觀點來看,大腦不可能進化出90%的無用部分。如果大腦沒有優勢,它就不會進化成這樣。大腦是維持和利用身體巨大能量供應的昂貴器官。此外,功能性腦成像研究顯示了所有大腦區域的功能。即使我們睡著了,大腦也是活躍的,大腦仍然被佔據著,這只是另一種活躍的狀態。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10%的大腦利用率也是站不住腳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大衛·哈勃和托斯頓·維塞爾證實,如果在發育早期沒有視覺信息刺激眼睛和大腦,那麼所有的視力都將喪失。我們可以推斷,如果90%的大腦不被利用,那麼許多神經通路就會退化。
人類大腦的秘密
人腦的平均重量占身體總重量的2%,但它消耗了全身所用氧氣的25%,相比之下,腎臟和心臟分別佔12%和7%。神經信號可以在神經或肌肉纖維中以每小時320公里的速度傳播。人體內有72公里長的神經。人類腦細胞的數量是世界人口的兩倍多。它每天可以處理8600萬條信息,而且它的內存比任何計算機存儲的信息都多。一個人大腦中儲存的信息量是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的50倍,即5億冊圖書。
大腦被充滿感覺神經的靜脈和動脈膜包圍。但大腦本身並沒有感覺,即使大腦被分成兩部分,人也不會感到疼痛。
誤解2:人類大腦分為左腦或者右腦支配型?
過去,科學研究證明大腦分為左半球和右半球。左半球負責身體右側的所有活動。一般來說,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右腦負責身體左側的所有活動,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和綜合等功能。人的左右腦發育是不平衡的,統計顯示,絕大多數人是左腦發達的(其中約一半人比較平衡)。世界上10%的人是左撇子,也就是說,右腦相對發達。左右腦的發育是不同的,這意味著你的性格和才能有很多秘密:理解數學和語言的腦細胞集中在左半球;情感和藝術欣賞的腦細胞集中在右半球。人們普遍認為,有些人擅長使用左腦,而另一些人則擅長使用右腦。然而,最近的科學研究發現,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猶他大學的科學家分析了1000多個大腦,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人們擅長使用左腦或右腦。所有參與者,包括科學家在內,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平等地使用了整個大腦。
科學家們相信,確實存在著某些功能傾向於使用一個大腦區域而不是另一個區域,這種現象科學家稱之為橫向支配。這並不意味著偉大的作家或演說家更經常使用左腦,或者大腦的一側有更多的神經細胞。事實上,所有大腦區域的連接使人類能夠從事創造性或邏輯性的活動。
科學家們對7到29歲的參與者進行了腦部掃瞄。他們觀察了7000個大腦區域的活動,並檢查了這些區域內部和之間的神經聯繫。平均來說,大腦的兩側在神經網絡和神經連接方面基本上是相等的。科學證據表明,沒有跡象表明左腦或右腦佔主導地位。
誤解3:天才的大腦比普通人大腦聰明?
很多人認為,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資源比普通人更發達。天才是一個擁有非常發達的大腦和非常聰明的人。然而,科學研究表明,這其實是一種誤解。世界上許多天才都有非常特殊的技能,但他們在智力的其他方面表現不如普通人。
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澳大利亞神經生理學專家得出結論,天才之所以在某一領域表現出非凡的天賦,是因為負責這一能力的大腦區域被孤立了。大腦中孤立的區域發育得如此之好,以至於他們在這個區域擁有非凡的能力。在其他方面,天才通常表現得很普通,甚至不如普通人。
已故教授弗拉基米爾·埃夫羅姆森(Vladimir evromsen)曾說:“我花了60多年的時間研究遺傳學和歷史。我讀過幾千本歷史書,幾百本偉人傳記,幾十部百科全書。我得出的結論是,近400人在人類文明史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我也注意到,世界上這些偉人比普通人更容易患遺傳病。精神疾病是第一位的。我不知道為什麼?奇怪的是:天才越“瘋狂”,他的成就就越大。”
誤解4:大腦越大越聰明?
沒有人懷疑人類擁有高超的智慧。是因為人類的大腦太大了嗎?就絕對大小而言,人腦並不是最大的。例如,鯨魚和大象的大腦大約是人類的六倍大。然而,測量大腦的大小不應忽視大腦與身體的比例。同樣的體型,人腦非常大,大約是其他哺乳動物的7倍大。這似乎表明我們人類的智力與超大的大腦密切相關。真的是這樣嗎?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隨著靈長類動物的進化,它們的大腦變得更大、更聰明。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UK)的尼古拉斯·蒙迪(Nicholas Mundy)比較了37種現存的靈長類動物和23種已滅絕的靈長類動物,發現對於靈長類動物家族的大多數分支來說,大腦已經進化成更大的絕對質量和相對質量。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一些靈長類動物家族中,包括狐猴、狨猴和白眉猴,它們的大腦體積隨著進化而縮小。分析表明,靈長類動物的大腦和身體進化會對不同的自然選擇壓力做出反應,兩者在大小上沒有關聯。大小並不代表一切。神經元的分佈方式是智能的關鍵。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在過去2萬年裡,人類大腦的平均體積從1500毫升下降到1350毫升,這相當於縮小了網球的體積。科學家認為,大腦變小並不意味著我們變傻了。大腦消耗了我們20%的能量,所以大腦越大,就需要更多的能量來支持它。2萬到1萬年前的人口爆炸導致了人類的一種非同尋常的有利突變。科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大腦變得更有效率,神經化學變化增強了我們大腦的能力。
誤解5:高科技使人類變聰明了?
大多數人相信隨著人類的發展,人腦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很多家長都有這種經歷。他們的孩子似乎比他們在電腦或玩電子遊戲方面更有天賦。無論程序或遊戲有多複雜,他們都比他們熟練。人們普遍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比祖先更聰明、更善於抽象思維,因為社會環境變得越來越抽象。一般來說,擴大的學校學習培養了人們的抽象思維;現代工作任務,如裝配機床或填寫電子數據表,增強了我們處理符號的能力。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充斥著越來越多的符號符號,比如汽車儀表盤或電腦桌面上的圖案。但科技真的能讓人變得更聰明嗎?
英國阿爾斯特大學心理學家理查德·林恩發現,通過對比1950年和2000年世界平均智商,人類智商下降了一個百分點。他預測,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到2050年,人類的智商將再下降1.3個百分點。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邁克爾·伍德利教授發現,人類的反應速度比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年)慢得多,這與人類遺傳潛力的下降有關。也有科學家認為,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用腦越來越少,生活的便利造就了更多的“懶人”,這也是人類智商下降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當青少年使用電腦或者手機做家庭作業時,他們三分之二的時間實際上同時在做其他事情,比如發消息聽音樂等等。同時操作幾件事情會降低每次操作的質量。同時做幾件事的人很難專注於關鍵信息,消除無關信息干擾的能力也很差。沒有研究表明這項新技術對兒童大腦有直接損害。然而,曾經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新媒體進行多任務處理的人,前扣帶回皮質的灰質密度較低。大腦的這一部分負責認知和情緒過程。灰質是大腦大部分神經元所在的地方。
新技術為人類智能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過去需要一個下午才能從圖書館借閱的書籍現在幾秒鐘內就會出現在電腦屏幕上。一個詞,一個典故和一個歷史事實可以在幾秒鐘內從互聯網上搜索出來。更不用說,世界級教授提供的課程在網上都是免費的。然而,沒有人能否認,越來越多的孩子在拋棄人類的經典,甚至很多成年人也不例外。新技術將創造和毀滅許多人。
。似乎我們在享受新技術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技術進步對人類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