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地理位置獨特,很早之前就與其他大陸脫離了連接,因此澳大利亞這塊大陸上存在許多獨特的生物,其中最有名的獨有動物之一就是有袋類動物。說到有袋類動物,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袋鼠和鴨嘴獸,除了這兩種「知名度」較高的動物之外,袋熊在澳大利亞的分布也較為廣泛,而且這種動物身上有著諸多特點。
那麼袋熊身上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呢?首先是它的育兒袋方向,像袋鼠、鴨嘴獸這些動物,育兒袋的口一般朝向自己的頭部,而袋熊的育兒袋朝向它的尾部。也就是說,小袋鼠探出頭來看到的是自己母親的頭,而小袋熊探出頭來看到的是自己母親的屁股。其次,袋熊排泄的糞便看起來十分立體,一開始讓許多動物專家感到迷惑。
大多數哺乳動物排出的糞便一般是條狀或者塊狀,唯獨袋熊的糞便是立方體的,這是怎麼回事呢?起初人們認為袋熊可能有一個「不雅」的習慣,那就是在排便之後還要處理一下自己的糞便,讓它變成立方體後才肯罷休。但自然界中並非所有動物都像屎殼郎那樣願意接觸長時間接觸自己的糞便,於是動物專家開始從袋熊的消化系統入手,試圖揭開謎題。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澳大利亞一位野生動物專家得知有一隻袋熊自然死亡了,於是他解剖了袋熊的屍體,從中發現了袋熊的消化之謎。他在袋熊的消化系統中發現了一些至少有十天的食物,這些食物的狀態比較干,而且接近肛門位置的食物已經出現了立方體雛形。通過長期的研究後,最終動物專家得到了袋熊排出立方體糞便的奧秘。
原來袋熊是一種消化速度很慢的動物,今天攝入的食物過了10天後還可能在它的肚子裡。在較長時間的消化過程中,食物受到袋熊消化系統的作用不斷失去水分,到達腸道的最後部位時,糞便的形成就開始了。動物學家通過解剖發現,袋熊腸道的最後部分富有伸縮性和壓力,因此經過那裡的食物廢渣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逐漸形成立方體。
由此可知,袋熊之所以會排出立方體的糞便,並不是因為它在排便後對糞便進行處理,而是它的消化系統經過特殊的處理得到的結果。由於袋熊是唯一一種能排除立方體糞便的動物,因此它也被稱為「糞便藝術家」。此外,袋熊排便的頻率還挺高的,一晚上可以排便10次,每次都能排出不大於5立方厘米的糞便。
在立方體糞便排除體外後,袋熊還會利用它們來宣告自己的主權。袋熊將自己的糞便堆積在自己的領地,讓它散發出氣味來告誡其它袋熊,這塊領地是屬於它的。這樣的野生動物著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它的存在印證了一句話,「大千世界,無奇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