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雜誌上的一篇報導稱,一些研究者在經過研究後認為宇宙大爆炸後的大約1.8億年開始就誕生了第一批恆星。被科學家稱為“黎明之光”的宇宙大爆炸後的現象,近期被人類的無線電天線設備所探測到。
科學家探測到,一些藍色的恆星能夠發出紫外線使得氫原子吸收特定波長的宇宙微波,這些恆星被認為是宇宙最早的一批恆星。來自南非的天文學家H. Cynthia Chiang對此表示,能夠觀測到這些藍色的恆星是激動人心的發現,這讓科學家第一次有機會觀測到宇宙初期的樣貌。
如果用傳統的天文望遠鏡來直接觀測這些藍色恆星,時間將會晚好幾億年。但是研究者們這一次所使用的觀測方法是前所未有的,他們將探測對象轉移到宇宙中的氫氣。因為宇宙的物質構成中氫氣的佔比是最高的,所以科學家們想通過探測這些藍色恆星的氫氣來進一步瞭解早期宇宙中的原始面貌。這樣的一個方法被成功應用後,被認為為人類以後的探索宇宙帶來的很大的希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前沿科技和研究方法將會幫助人類揭開原始宇宙的面貌。
儘管研究人員已經探測到了相關的信號,但是他們表示研究結果還需要進一步的確認,因為在他們的研究中發現,實際結果和預期結果並不是完全一致的,他們探測到特定頻率電磁波的振幅比預期要高兩倍之多。
這個令科學家感到意外的結果表明氫氣的溫度很可能比想像中的要低,如果這個結果最終被確認了,那麼一種新的現象可能在原始的宇宙裡發生了。來自以色列的天體物理學家Rennan Barkana認為是氫原子和暗物質粒子之間產生了一種新的作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