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代的改革後,世界上大多國家都從原來的君主專制改為共和等民主制度,不過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土地面積僅有5765平方公里和42萬人口的小國文萊,卻是當今少有的君主制國家。
文萊雖然是小國寡民,但是其國內卻蘊藏著巨量的原油和天然氣,而文萊憑藉發達的油氣產業,全國人均GDP高達3.16萬美元,是亞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1、與西、葡、英三國作戰的“大國”文萊
文萊位於世界第三大島的加里曼丹島,可文萊本就不大的國土偏偏又被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州給分隔開,這就將文萊的不大的土地顯得更“憋屈”了。不過歷史上的文萊則是獨佔加里曼丹的北部,即現在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和沙巴,還有菲律賓南部的部分領土。
文萊歷史也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並長期屬於中原王朝的藩屬國,直到從14世紀後,文萊才開始逐漸強盛起來。從15世紀開始,歐洲人為了尋求新的貿易路線和合作夥伴,開始向世界範圍派出大量的遠洋船隊,而這也意味著包括文萊在內的東南亞諸國逐步被侵略。
西葡兩國是歐洲最早期的殖民大國,不過當時的葡萄牙人更側重於中國市場,與文萊之間的交集並不多。不過當西班牙人到此後可就不管那麼多了,還多次與文萊產生衝突,並佔領了文萊控制下的馬尼拉。17世紀後,文萊內部總是內訌不多,而且外部的歐洲殖民勢力和海盜也是紛至沓來,也使得文萊的國土被逐步蠶食,並在1888年成為了英國下的被保護國。
2、丟失砂拉越
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州有12.44萬平方公里,足足有文萊的21倍大。19世紀初,此地發現大量的銻礦,因為利益矛盾,砂拉越州的內部也是屢有動亂。1839年,文萊向英國人布魯克尋求幫助鎮壓叛亂,並以將布魯克任命為砂拉越的最高行政長官作為平叛代價。不過,就在四年後,英國人布魯克又通過與文萊的戰爭徹底將此地佔為己有。
但英國人並未知足,仍是在後世幾代人執政的過程中,不時的以武力向文萊施壓,並要求文萊繼續割讓領土。二戰後,砂拉越又經過從日本到英國之間的權力過渡,並於1963年承認砂拉越的自治。1963年後,砂拉越又併入了馬來西亞聯邦。
3、丟失沙巴
沙巴州同樣也位於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其全境共7.6萬平方公里。前文提到文萊從14世紀開始興盛,並於16世紀初期佔據了沙巴州。不過還是後續的一系列條約,也使得文萊原本北加里曼丹的土地,從1881年開始就落入英國人之手。
二戰期間,沙巴州連同砂拉越一直都被日本控制,戰後,又受到英國人的接管,並成為英國的海外領土。還是1963年,沙巴又同砂拉越一同加入馬來西亞。
算上後來獨立的新加坡的話,馬來西亞聯邦就剩下了現在的沙巴和砂拉越,不過當初馬來西亞也是有打算邀請文萊一路加盟的,可是因為經濟利益,比如聯邦內的新加坡曾煩惱的,要將不少財政放到對沙巴和砂拉越的支援上的問題,也使得合併最後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