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計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種計策。最廣為人知的便是羅貫中的名著《三國演義》以及影視劇《三國演義》中的橋段:魏國派司馬懿掛帥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於是打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有埋伏,就撤兵了。這個橋段,給諸葛亮在我們心中神化的形象又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事實上,這個情節來源於西晉郭沖的《條亮五事》。郭沖是諸葛亮的超級粉絲,他不斷拔高美化諸葛亮,把許多美好的想像添加到偶像身上,讓人們看到了一個超神一般的諸葛亮。
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的時候,都引用了,但是都一一駁斥了。也就是說這些事情都不存在,第三件就是空城計。據考證,當時司馬懿官居青州都督,據守宛城,壓根不在戰場。但是作為演義故事,這段故事非常精彩。故事是這樣的,馬謖失了街亭,諸葛亮手上無兵無將,司馬懿大軍壓境,諸葛亮急中生智,命令大開城門,四個都打開,派老兵在門口掃地,而自己帶倆孩子在城樓上彈琴,唱卡拉OK,“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諸葛亮在敵樓把駕等,等候了司馬到此談、談談心。西城的街道打掃淨,預備著司馬好屯兵。諸葛亮無有別的敬,早預備羊羔美酒犒賞你的三軍……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來,來,來,請上城來聽我撫琴。”此時,司馬懿來到城下了,司馬懿尋思“邀請我上樓卡拉OK?我上樓跟你卡拉,你把我OK了?”索性,下令退兵了。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的可能性就不大,為什麼呢?第一、司馬懿可能怕埋伏,但是,一個小城,能有多少人埋伏呢?你司馬懿是大軍來攻不至於害怕,再者,你司馬懿可以派小股部隊進去偵查一下嘛,是不是?第二、既然能聽到諸葛亮邀請你,那肯定不會太遠,都這麼近了,派個神箭手,射兩箭也行吧?第三、你是大軍來攻,是不是可以圍而不打。總之,這件事是不可能的。這件事,主要是郭沖為了神化諸葛亮給諸葛亮添加了點戰績。再有《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有很多演繹的部分,為了豐滿小說內容,並不符合事實。那歷史上是不是真的有人用過空城計呢?有的!據《左傳》記載,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是鄭國的大臣叔詹。叔詹是鄭文公的弟弟,在鄭國的發展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周惠王十一年(前666年),楚國的令尹公子元(最高軍政長官)為了通過戰績立威,他“以車六百乘伐鄭”。那時候,鄭國比較弱小,而楚國則有明顯的比較優勢。雙方交戰,鄭軍連連敗退,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楚軍快要進逼到鄭國首都。
面對氣勢洶洶的楚軍,鄭國有人主張投降,有人主張決一死戰。這時候,叔詹出場了。他認為公子元急於建功,一定不願意貿然進攻。於是,叔詹讓城中百姓照常生活,並打開外城的大門。楚軍入城後,見到城內一片安寧,又隱約看到內城有鄭軍活動。公子元心裡疑惑,大軍當前,而鄭軍不為所動,絕對不正常,於是下令不急於進攻。這正合叔詹的心意,他早已派人向齊、魯、宋等國求援。就在公子元猶豫疑惑的時候,援軍趕到。楚軍擔心腹背受敵,只好無奈撤軍了。三國時期,也有使用空城計的實例,但是指揮者不是諸葛亮,而是孫堅和文聘。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董卓廢黜少帝劉辯,立年幼的劉協為帝,自己擅權專恣、禍亂宮廷。於是,諸侯們結成聯盟來討伐董卓。當時,孫堅依附於袁術,被封為破虜將軍、豫州刺史,駐守在魯陽,伺機進攻董卓。那時候,董卓勢頭正盛,他先發制人,安排數萬人馬征討孫堅。董卓的數十輕騎兵先行到達。眼看著大軍就要兵臨城下,孫堅卻並不慌亂。他“行酒談笑,敕部曲整頓行陳,無得妄動。”等到董卓的大軍逼近眼前,孫堅才引軍入城、組織防守。“見堅士眾甚整”,氣勢洶洶的董卓軍隊頓時失去了勇氣,“不敢攻城,乃引還。”強將才會帶出精兵。大敵當前,孫堅沈著冷靜、淡然自若,士兵才嚴肅整齊、不慌不忙。如果孫堅神色慌張,那麼結果可想而知。空城計實際上是一場心理戰,雙方比的是定力、比的是技巧。
和孫堅相比,文聘的空城計就要更加“原汁原味”了。226年(黃初七年)秋天,孫權率領五萬大軍攻打江夏,文聘負責鎮守。當時,秋雨連綿,江夏城外的防禦工事大多被雨水泡壞,還沒來得及維修。孫權來攻,考驗文聘的時候到了。守住江夏是文聘的第一要務。正面交鋒則是一場惡戰。怎麼辦?文聘“乃思惟莫若潛默可以疑之。”於是,“敕城中人使不得見,又自臥舍中不起。”不可一世的孫權看到,江夏城中空無一人,文聘自己則在府中臥床不起。孫權頓時起了疑心,文聘向來以忠誠而聞名,受任鎮守江夏。而“今我至而不動,此不有密圖,必當有外救。”心中有賊,行必不正。孫權不敢繼續攻打,帶著大軍撤退了。
到了唐朝,名將張守珪也使用過空城計。他少年從軍,屢立戰功,在開元十五年(727年)被封為瓜州刺史,兼墨離軍使。到了駐地,張守珪見瓜州城十分破敗,連忙組織軍民進行防禦工事的修建。但是,工程才剛剛開始,吐蕃軍就再度來攻。《舊唐書》中說:“城中人相顧失色,雖相率登陴,略無守禦之意。”老百姓亂了,張守珪萬萬不能亂了陣腳。“彼眾我寡,又創痍之後,不可以矢石相持,須以權道制之也”。他急中生智,“於城上置酒作樂,以會將士。”此計果然奏效,吐蕃軍“疑城中有備,竟不敢攻城而退。”
說起來,“空城計”不過是一種防守之策,權宜之計。打仗憑的是智慧,更憑的是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