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伊朗盧特沙漠”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一段敘詞引起全球關注:盧特沙漠是地球上少有的“全鹽化”沙漠,且超過50%由黑色的火山熔岩構成,因此成為地球上最熱地區,也是最乾燥地區之一,歷史記錄最高溫度達70.7℃。
盧特沙漠形成於前寒武紀末期(約6.5-6億年前),頻繁的板塊運動導致火山大面積噴發,在超過5.18萬平方公里(可能更大)面積的土地上,覆蓋了厚厚一層火山岩漿,在長期風化後形成高原盆地,在1200-1000萬年前的地質活動中被海水淹沒。
由於盧特沙漠動輒三五年不下雨,再加上海水蒸發後遺留的各種礦物結晶具備儲熱效應,使得盧特沙漠溫度居高不下,中心區有塊480平方公里面積的區域,白天平均溫度高達54℃,因此得名“地球熱極”。
在氣候上,伊朗恰好處在西非佛得角延伸至蒙古的西非沙漠帶上,而構造極為特殊的盧特沙漠又剛好在這條沙漠帶的最北端。按照柯本氣候學的統計數據,地球上超過99%的沙漠都有綠洲,比例低的平均100平方公里有2個綠洲,比例高的則多達11個。但盧特沙漠不一樣,5萬多平方公里面積只有165個綠洲,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中心熱極地區一個都沒有,屬於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禁區”。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於1273年抵達波斯,原本規劃坐船經霍爾木茲海峽抵達中國,但臨出發前遭遇盜匪被迫改道走陸路。在馬可波羅撰寫的遊記中,將這條充滿未知風險的線路比喻成“地獄之路”,因為第一個階段就要穿越人煙稀少且綠洲罕見的盧特沙漠。
然而,馬可波羅還是低估了盧特沙漠的危險,除了溫度高、濕度低外,進入這片區域最大的難題是缺水,哪怕有水也不能喝。
在理論上,盧特沙漠的盆地構造應該是便於儲水的,但那個年代的人們卻忽略了“鹽沼”的存在,曾經被海水淹沒的經歷,讓盧特沙漠遍地是鹽晶,低窪積水區更是白茫茫一片,猶如雪後般的厚厚一層。所以,盧特沙漠絕大部分水體都不能直接飲用,馬可波羅在遊記中首次記錄盧特沙漠“水呈淺綠色,澀鹹無比,飲者腹瀉脫水”。
由於板塊構造因素,伊朗位於全球三大地震帶之一的地中海-印尼地震帶上。很多人沒見過沙漠地震,但伊朗人卻對此見怪不怪,盧特沙漠在長久的乾燥酷熱氣候下,稍微震一下都會出現裂縫,短則十公里,長則上百公里。更神奇的是,這些裂縫最終都會被風沙覆蓋。
所以,盧特沙漠最危險的還不是缺水和高溫,畢竟出現前兩個危險還有救援的希望,但誤入沙漠裂縫的流沙地帶可就束手無策了,試想一下在沙土中“烤豬”是什麼感覺?
我跟伊朗朋友說想去盧特沙漠,結果他很大聲的訓斥我:“那種鬼地方你也去?當地人從2萬多減少到不足500人,原住民都呆不住的地方,你受得了?”
朋友說的原住民其實是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活躍在盧特沙漠中的幾個遊牧部落,他們曾經創立了頗具實力的小王國,比如克爾曼山脈的克爾曼王國、邊緣區的卡爾維古國、沙赫達德古城等等,但在大自然的絕對力量面前,這些原住民還是放棄了家園,使得人口愈來愈少。
最終,在朋友的勸說下選擇跟團去盧特沙漠,從克爾曼省出發經過6個小時抵達第一站古城沙赫達德,這裡離真正的盧特沙漠還有100多公里距離,屬於沙漠過渡區。但哪怕如此,風沙仍然把鹽晶等礦物質吹過來,使古城原本就不多的淡水變得越來越鹹、越來越苦。
本地人薩特蘭告訴我一個典故,傳說中有人運輸途中袋子破裂,小麥撒了一路,第二天返回時才看到地上的小麥,但這些小麥都已經被烤焦了,所以才有了波斯語“烤焦小麥的沙漠”,翻譯而來就是盧特沙漠。
第二站是盧特沙漠最大綠洲盧卡特鎮,居民們以種植椰棗樹為生,據說高鹽土壤生長出來的椰棗口感更好,兼備鹹甜口味且更容易儲存,頗受遊客及探險隊青睞。
再往前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禁區”,歲月給這片土地留下的除了斑駁的地貌,還有難以形容的震撼,以及酷暑高溫帶來的不適感。
傍晚紮營前,嚮導拿著溫度計插入沙子中進行測量,眼看溫度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飆升至49℃時,嚮導趕忙取了出來,因為再等下去溫度計會因為水銀高溫而爆裂。
值得一提的是,哪怕白天溫度那麼高,太陽下山後的盧特沙漠卻迅速降溫,據嚮導形容冬季夜晚的最低溫也有過5℃,但多數時間都處在10-15℃之間。所以,旅行團的車輛大部分空間都用來放置被縟和淡水,有些團甚至要儲備雙份。
盧特沙漠之旅最大的亮點在地震裂縫區,嚮導會拿著手機挨個詢問遊客是否“自負責任”並拍攝記錄,全部通過後才會驅車深入。值得一提的是,在裂縫中是禁止跳躍、吶喊和敲擊岩壁的,據說有很大概率會引起“沙崩”甚至是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