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孔子這位聖人無疑培養了諸多優秀的徒弟。其中,“孔門七十二賢”和“孔門十哲”顯然是孔子徒弟中的佼佼者。孔門十哲指的是孔子門下的十位學生(顏子、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遊、子夏)的合稱,受儒教祭祀。《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子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遊、子夏。’”在孔門十哲中,子夏是成就較高的一位。
卜商(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00年),姒姓,卜(bu)氏,名商,字子夏,南陽郡溫邑(今河南溫縣黃莊鎮卜楊門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列“孔門七十二賢”和“孔門十哲”之一,尊稱卜子。春秋末期,子夏個性勇武,好與賢己者處。求學於孔子,以“文學”著稱。曾任莒父縣令,提出“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而到了戰國初期,子夏前往魏國教書育人,連國君、宰相都拜他為師。並且,子夏最終活了100多歲,這可以說是孔子徒弟中最長壽的一位了。
一首先,子夏出生於公元前507年,也即春秋後期。直到公元前400年,也即戰國初期,子夏才去世了。在春秋戰國乃至於整個古代歷史上,子夏的年齡都是極為少見的情況了。當然,對於子夏來說,最大的成就不是活了100多歲,而是教出了幾個影響戰國歷史走向的徒弟。子夏少孔子四十四歲,是孔子後期學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學著稱,被孔子許為其“文學”科的高才生。子夏才氣過人,《論語》中保留了他的許多著名的格言,比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君子學以致其道”;“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等等。
孔子去世後,子夏至魏國西河(濟水、黃河間)講學,還做過崇尚儒學的魏文侯的老師。對於魏文侯這位君主,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魏桓子之孫。公元前445年繼承晉國魏氏領袖。是魏國百年霸業的開創者,戰國時期魏國開國君主。公元前403年,魏與趙、韓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為諸侯。後世史家著書無不稱讚魏文侯之賢。二在戰國初期,魏文侯明白只有聚焦人才,才能幫助魏國走向強大。於是,他選擇拜孔子高徒子夏為師,並且讓子夏來到魏國創立了西河學派。由於子夏做了魏文侯的老師,而且親自坐鎮西河,華夏文化的重點就轉到了魏國,轉到了西河,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學派,也即能夠和齊國的稷下學宮相提並論。在春秋戰國時期,給國君做老師是儒的最高榮譽,即所謂的帝王師。子夏是第一個享有這個榮譽的大儒,甚至孔子在生前也沒有享受過如此尊高的榮譽。子夏被魏文侯的誠意感動了,決定親自到西河坐鎮。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子夏在西河的象徵意義極其重大,不僅對秦國、楚國、趙國這些諸侯國的影響十分顯著,而且使魏國儼然成為中原各國中的文化宗主國。因此,在筆者看來,魏國能夠在戰國初期迅速崛起,子夏顯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於子夏來說,他的徒弟之中,除了魏文侯這位國君,還包含了李悝、吳起、段木干、田子、公羊高、谷梁赤、禽滑釐。其中,就李悝和吳起這兩位宰相之才,應該是子夏徒弟中最著名的兩位了。三一方面,就李悝來說。嬴姓,李氏,名悝,一作克,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在戰國初期,李悝曾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有的古書中還將李克寫成“裡克”,或訛作“李兌”、“季充”。李悝為魏文侯到武侯時人,曾受業於子夏弟子曾申門下,作過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經常和秦國交鋒作戰。就李悝在魏國推行的李悝變法,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最早的變法了,至於吳起變法、商鞅變法,無不受到李悝變法的影響。對於李悝來說,主張選賢任能,賞罰嚴明。李悝提出“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的名言。
經過李悝變法後,魏國的“世卿世祿”制度被嚴重削弱,以後的封君在封國食邑內沒有治民之權,只衣食租稅;官吏制度有所改善,魏國的吏治情況較好。經濟上,李悝主張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漢書·食貨志》有較詳細的記載)。簡單說來,盡地力就是統一分配農民耕地,督促農民勤於耕作,增加生產。平糴法是取有餘以補不足,以防穀物甚貴而擾民,或甚賤而傷農。對此,在筆者看來,此法的實行,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這是魏國能夠組建一支精銳士卒的物質基礎。四最後,另一方面,就吳起來說,雖然他是子夏的徒弟,但是,吳起不僅學習了子夏的治國理念,更擁有不遜色於戰國四大名將的軍事指揮才能。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築城。次年,吳起再次率軍攻打秦國,一直打到鄭縣。而秦國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禦工事加以防守。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的陰晉。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這就是著名的陰晉之戰。
當然,和李悝不同的是,吳起後來離開了魏國,來到楚國。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任命吳起為宛城太守,一年後升任令尹(相當於宰相)。擔任令尹後的吳起在楚國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法,這就是吳起變法。就吳起變法來說,在時間上要晚於李悝變法,卻要早於商鞅變法,至於內容上,有很多則是借鑑了李悝變法,這也是因為兩人都曾拜子夏為師。綜上,子夏作為孔子徒弟中的佼佼者,也教出了魏文侯、吳起、李悝等優秀的徒弟。雖然子夏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的思想已經具有法家傾向,這從吳起、李悝發起的變法就能窺一斑而知全豹了。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