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思議

古代的高考有多難?有人被凍死,甚至臭死

今年的高考生,經歷了疫情、暴雨、洪水等多重考驗,大家都感嘆這屆考生太難了!其實,從古至今的考試都不容易。  自古以來,關於考試可以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苦。“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十年寒窗苦讀,這句話並不是誇大其詞,大部分的窮苦書生都是經過非常艱苦的求學才能赴往考場,在漫漫長夜讀書之餘,無聊卻又沒有什麼消遣的方式,就編一些故事打發苦日子,古代女狐、女鬼的故事盛行,大概就跟這有關。  考試過程也很苦。科舉考試如同鬼門關走一遭,甚至有人當場考死的。古代考場有一種叫棘闈。為防止科場內外串通,用荊棘給圍護起來,棘闈就漸漸成了科場的別稱。

  比如北京貢院,有9000多間房,每一間房大概六尺高、三尺寬、四尺深,牆上留了幾個磚縫,可以放木板,白天是考試的桌子,晚上就是睡覺的床。  考試當天,天亮考生就點名進考場,解發脫衣進行搜檢,帶好筆墨、臥具、蠟燭、食物等進去。考生為了能找到一個好位置,開門進場的時候,是一個個往裡面跑。1253年南宋臨安科考的時候,考場內發生踩踏事件,導致十多人死亡。

  鄉試大多在農曆八月,所以叫“秋闈”,八月天氣尚熱,中暑得病經常有之。廁所就在每排號房尾部,酷熱之中,加上臭氣熏天,臨近廁所的這個號房,也被稱為“臭號”。光緒年間,有一位倒黴的考生,就不幸在“臭號”被熏得生病了,直接交了白卷。  會試多在農曆二月,叫“春闈”,這時天氣還冷,為了防考生作弊,往往規定衣飾簡潔、只能穿單層的鞋襪,氈毯不能有裡子,身穿薄衣單鞋。明英宗天順七年,因為天氣寒冷,巡邏的士兵生火取暖,引發火災,因為號房的門是鎖著的,考生無法逃脫,竟有九十多人被燒死。  考場條件差,連水都沒得喝,有的考生為了止渴甚至喝墨汁,難怪說讀書人肚子裡,都有幾滴墨水。  除了身體的苦,考試中要承受的最大痛苦還是精神之苦,長時間處於高度壓力之下。勞碌過甚,容易頭昏目眩;得失之唸過重,則可能神經錯亂。  蒲松齡在《聊齋誌異》中比喻:剛進去的時候,拿著一個籃子,就像是乞丐;點名的時候,被呼來喝去,就像囚犯;在號房裡考試的時候,一個個伸頭露腳,好像秋末的冷蜂;考完出來,神情恍惚,就像出籠的病鳥;等待發榜的時候,坐臥難安,像被繩子綁住的猴子;聽到自己沒考中,面如死灰,就像中了毒的蒼蠅。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雖然古代科舉對考生來說是一件十分困難且艱苦的事,但科舉對當時的社會影響以及意義還是十分深遠的,在《中國考試制度史》這本書中就描寫了科舉讓整個社會都充滿了爭先向上的風氣:而清朝科舉停廢之後,社會的學習風氣大變,不光是紈褲子弟,就連貧寒子弟也不讀書了,因為沒有盼頭了。
來源:網易號-江西新聞聯播、企鵝號-會長大叔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註:內容均來源於互聯網,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會盡快處理。

AD:韓國幸福持久口溶片 isentrip.com 韓國壯陽口溶片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